中共攀枝花市委社会工作部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08-27 来源:中共攀枝花市委社会工作部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促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建议》(第16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需求响应机制,提高服务精准度。”的建议
我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联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持续在完善居民需求响应机制上用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服务精准度。一是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全面搭建“线上+线下”说事平台,分门别类精准建立社情民意台账。线上搭建“花城e+”、网格微信群、“随手调”等平台,线下组建以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主动深入小区楼栋、商圈楼宇,采取“敲门行动”、议事会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确保居民需求及时发现、准确掌握。二是完善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预约受理、分流交办、联合办理、督促回访”闭环办理流程,建设集党群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矛盾调解中心,设立一站式办理窗口,采取“简单的事项当即答复、复杂事项转派限期处理、疑难事项联动办理”的方式,实现民意直通、诉求直达、接诉即办。三是完善群众服务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每年定期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驻社区单位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业主委员代表等对街道(乡镇)、社区(村)为民服务等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提醒、督办、问责,倒逼改进工作,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二、关于“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提高服务社区化水平。”的建议
我部主动聚焦社区资源禀赋和居民需求热点,切实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制定《攀枝花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以强化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功能为重点,大力争取开展省级“三化”建设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推进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区全覆盖延伸、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服务全覆盖,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标准达1000元/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91.6%,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51%。二是提高社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争取省级补助资金970万元,统筹实施社区综合设施“补短板”、社区治理“创特色”工程,新(改)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700m2,鼓励县(区)政府盘活闲置乡镇(街道)国有资产和社区公共空间,引导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保持孵化支持与空间运营关系,支持以空间换服务,采取“公益+低偿”“公益+市场”等方式引入社会服务,2023年全市打造“印象渡口”“河美社区”等13个集约高效的应用场景,惠及居民群众20万余人。
三、关于“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高服务社会化水平。”的建议
我部坚持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进一步创新机制载体,推动多元参与,着力提升社区服务社会化水平。一是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出台《攀枝花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15条措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11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服务运行机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投放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机制,严格落实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近3年来,累计整合各类资金7.8亿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社区服务提升等领域。二是推行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聚焦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出台《示范性老年助餐网络建设指南》,明确助餐服务功能及要求、助餐价格及补贴标准等10余项内容,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筹资机制,建成老年助餐点位34个,覆盖老人5万余名。积极推进社区养老,联合周边养老机构建成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圈,今年来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达到2000余人次。三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力度。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入驻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864家,城市社区全覆盖实现社会组织入驻参与治理服务。四是强化“五社联动”。以省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提能力”项目为抓手,累计争取省级项目20个、资金500万元,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方主体,深入开展居民需求收集、链接社会资源、提供救助服务、老幼关爱服务活动,推动资源、资金向基层下沉,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
四、关于“培育发展群众组织,提高服务自主化水平。”的建议
我部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群众组织,拓展群众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路径,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把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入章,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选拔培养小区治理骨干机制,搭建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服务人、商居代表等多元主体协商平台,将分散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利益汇集成最大公约数的公众需求和公共利益,促成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二是积极培育发展群众自治组织。聚焦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依托“五彩公益课堂”“周五驿站”“四点半课堂”等微项目支持,大力发展培育生活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邻里互助、平安建设等五大类社区“微组织”。近年来,累计培育了张全贞文化工作室、恒力春芽书屋、“石榴籽”调解室、“花城联姐”调解工作室、快乐妈咪舞蹈队、爱卫志愿者服务队、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批“微组织”,激活了社区居民“微自治”动能。三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制定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实施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社区所辖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小组长、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成员、退役军人、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参加社区专职工作者选聘,建立社区干部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全覆盖分级培训培养工作体系,鼓励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考试,提高职业津贴标准为2400~7200元/年。截至目前,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872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0.71‰,社区服务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共攀枝花市委社会工作部
202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