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巢青年 逐梦田野

攀枝花返乡青年“解锁”现代农业“新农经”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春暖四月,阳光倾泻,山河竞秀。

  在攀枝花这片“天然温室”的热土上,一群“新农人”以青春为笔、汗水为墨,将现代农业的蓝图绘就在千里沃野。他们循着四季更迭的节拍,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奏响奋进乐章。

  芒果花开香万里,电商架起“黄金桥”

  春风拂过仁和区红旗村,千亩芒果园泛起层层绿浪。芒果林间,许开成背着喷雾器穿梭在黄花穗间,左手轻拨枝条查看长势,右手娴熟喷洒生物药剂。

  这位“90后”,2019年放弃成都的工作返乡后,将欧盟种植标准引入6000亩芒果园,2021年实现每斤芒果收购价高出市场均价0.5元,成功打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际市场的大门。2024年他也成为了罗振宇跨年演讲中的“新农人”,随着演讲视频片段在网络上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位返乡“创业明星”。

  今年,许开成在巩固芒果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又谋划了两件“大事”:一是试种何首乌布局特色药材产业,二是筹备自主运营直播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多元发展。

  “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也可以变成新农活。”许开成计划模式成熟后向村民推广,让家庭农场芒果的标准化经验延伸至多元业态,构建从“个体经验”到“集体共生”的共富新格局。

  在许开成的带动下,红旗村涌现出返乡创业热潮,村民苏加彬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家庭农场创业发展联盟受益者,苏加彬坦言,自从加入联盟后,家中芒果年增收5万多元。

  标准化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2024年,家庭联盟销售收入突破800万元,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实现亩均增收500-1000元。

  牛油果绿染山乡,农旅融合展新颜

  近日,东区弄密村牛油果种植基地绿荫如盖。攀枝花市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弄密村村民吴字彬正带着研学团队穿梭林间,为大家普及果树及种植方面的知识。“我们要让每颗果子都成为乡村振兴的‘知识载体’。”这位“新农人”打造的研学基地,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去年基地的旅游营业收入达120余万元。

  这位“田秀才”2015年回到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为的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当年,他主动报名参加四川农业大学网课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掌握了果树种植管理技术。

  2020年,吴字彬成为攀枝花市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牛油果种植负责人后,为200亩果树园发展编制了科学细致的规划,同时,在打造牛油果现代农业观光园过程中,他积极学习研究牛油果种植技术,推动牛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弄密村牛油果基地140余亩流转土地,吴字彬还与村民联合成立东区牛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弄密村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吴字彬带领的合作社种植牛油果面积达200余亩。“攀枝花牛油果的产业中心在我们村,每年有很多年轻人来村里考察,寻找创业机会。”吴字彬说,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随着挂果量的增加,牛油果树也逐渐进入丰产期,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除了许开成、吴字彬,攀枝花还有许许多多返乡青年正以智慧与汗水在乡村沃野浇灌梦想。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资金,还有新的发展观念。当青春智慧遇见广袤乡村,当数字浪潮融入传统农业,沉睡的山乡便能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

  近年来,全市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多,人口回流的背后是好政策的支持。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攀枝花围绕基建、产业、文化等持续发力,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前列。

  从田间地头到直播平台,新时代的攀枝花青年用创新思维唤醒沉睡资源,让传统农业焕发科技光彩。他们脚踩泥土、心怀热望的身影,是一朵常开不败的攀枝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春天里绽放夺目光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