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常态督促”优化营商环境

——东区启动“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营商环境监督保障行动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3-2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东区启动“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营商环境监督保障行动,聚焦巩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成果,着力以营商环境之变实现创建百强县百强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工作目标,为加快建设产强城优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区提供纪法保障。

  本次行动将按照“集中整治+常态督促”的方式持续至今年底。

  锚定“一个目标”

  东区开展“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营商环境监督保障行动,将以净化政治生态为根本,以强化政治监督为抓手,以惩治阻碍东区高质量发展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为常态,切实引导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工作效能,以勤政务实的实干精神、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以及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真正把东区打造为区域一流的“投资洼地”和“兴业沃土”。

  聚焦“三类问题”

  聚焦状态不振,推动政策要求落实不到位方面。重点整治4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央和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以及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执行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干部职工的不负责、不配合、躲事推责等;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深入,单位部门之间互为前置、互相证明、推诿扯皮等;对重大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敢大胆探索创新,畏首畏尾,起步慢、刹车快等。

  聚焦作风不优,在政务服务中不作不为、以权谋私方面。重点整治6个方面的问题:招商不诚信、协议不履行等;政企沟通服务机制不畅,在涉企服务中“庸懒散、推拖绕”;政务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折腾“反复跑”;监管执法不力、恣意裁量、以罚代管、一事多罚等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行为;在管理服务中人为设置障碍、无故刁难等;为企服务中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问题。

  聚焦关系“不清”,破坏良好政治生态方面。重点整治5个方面的问题: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旅游以及赠送的礼品、礼金等;为企业营利性活动违规提供帮助谋取私利;违规干预和插手企业生产、工程建设、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各种形式的经商办企业行为;安排特定关系人到企业任高级职务或者挂名领薪。

  明确“四大主线”

  本次行动以“访”“治”“护”“励”四大行动为主线,按照“集中整治+常态督促”持续推进,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以“访”为先。通过“部门主动自查”“纪企直通走访”“收集企业建议”“问题线索清底”四项举措同时发力,精准查找难点堵点。相关部门将按照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搭建“纪企”直通平台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梳理、摸清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干部作风、政策落实、服务发展情况,收集企业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以“治”为要。按照“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反馈问题督促整改”“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步骤逐步推进,推动查找收集到的突出问题整改到位。将“以案促改”贯穿行动始终,集中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等专项整治,对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以“护”为本。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深化完善辖区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工作机制,并将结果运用在当年目标绩效考核中。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各行政执法部门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做到政商交往有交集不交换、有交往不交易。

  以“励”为促。东区将实行容错纠错,严查诬告陷害行为,以敢于容错、敢于保护的鲜明态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通过开办“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提升班”,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刘曦 刘靖 记者 胡波)

审核: 丁傑   责任编辑: 李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