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2-02-08     来源: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序 言

  《攀枝花市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集中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施政方针,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大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是东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纲要》具有战略性、指导性、政策性和约束性,是政府各部门编制区域其他规划、实施政府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统筹实施“四大战略”[ ],加快推进“四个转变”[ ],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8?30”地震等突发事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东区经济运行效益最好、结构调整成效最为突出、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5亿元(预计,下同),比“十五”末增长74.6%,年均增长11.8%。区属经济增加值12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10%,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5.76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8亿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2%,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名品名店不断增加,专业市场更加繁荣,节会经济蓬勃开展,商务中心区基本形成。工业实现增加值15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传统产业技改扩能稳步推进,煤基直接还原铁、钛深加工、太阳能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4+2”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农业实现增加值460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70.5%,传统农业向近郊休闲旅游业逐步转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效果明显。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大企业学校、市容环卫及部分城管职能移交。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对外开放战略,创新招商模式,拓展引资平台,加强区域合作,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31个,累计到位资金193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区主干道总里程比“十五”末增加9.3公里,渡口大桥、雅江二桥、滨江路上段、倮密路、渡口桥南立交等重点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密地二桥建设顺利推进。水、电、气网改造取得明显进展,2G、3G等通讯建设基本完成。拆除违章建筑4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小街小巷134万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公厕15座,新增绿地16.6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2480亩,城市绿化率达到44%,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1%,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1%,森林覆盖率达到47.5%。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88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70元,年均增加582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5平方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人群应保尽保,教育、医疗、司法等社会救助广泛开展,惠民帮扶体系建立健全,5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经费3.3亿元,实施民生工程134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累计投入8.2亿元,新建和改造学校22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获得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优秀等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加强,大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7项,申请专利176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区)称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增体育场地59648平方米,新增健身路径306台套,建成东华山公园步行梯道及配套设施等群众健身休闲项目,全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明显提高。高标准地建成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0个,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办公房60处,搭建了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了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社区工作网络,成功创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综合维稳基础工作和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人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计生、妇女儿童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东区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抓城镇化发展机遇,推动中心城区城市规模扩张,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和区域发展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优势:

  中心城区综合优势明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信息网络快捷发达,具有周边区县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大企业和科研院所聚集。中央、省、市企业汇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聚集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加工产业链完整,服务业种类较为齐全,配套水平较高,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劣势:

  发展空间不足。可用土地资源缺乏,产业发展和城市拓展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

  环境制约明显。环境容量有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工业规模扩张受限,部分项目落户东区难。

  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国家新一轮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和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

  全市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攀枝花市建设“中国钒钛之都”和“国家级钒钛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发展定位,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 ]的战略部署,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将为东区带来更多有利的发展机遇。

  城市扩张带来的机遇。攀枝花市实施“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城市扩张战略,将助推东区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新区拓展,扩大城市规模。

  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机遇。攀枝花市作为全省次级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两高两铁[ ]、缅气入攀[ ]、银江水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提升能源供给水平。

  关键生产技术突破带来的机遇。煤基直接还原铁新流程、金属钛制取、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将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挑战:

  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压力。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产业政策较为宽松,发展空间相对宽裕,生产要素的获得成本较低,发展后劲更加强势,发展竞争压力前所未有。

  大企业发展重心转移。攀钢集团公司和钢城集团投资重心外移,将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与聚集,大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弱化,经济保持高速发展难度加大。

  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东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部署,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构建“高端时尚商务区、阳光花城宜居区、新型工业示范区、城乡统筹引领区、平安和谐幸福区”,努力把东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城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人民生活富裕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突出特色发展。发挥中心城区比较优势,明确政策导向,突出产业特色,做大做强服务业,做特做优钒钛产业,做深做精钢铁及延伸加工产业,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

  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社会节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相协调、投资与消费相协调、城市与农村相协调、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机统一。

  坚持共享和谐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更加注重民生,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相协调,促进东区经济社会各领域在发展中和谐共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按照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东区实际与未来发展需要,东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0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6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7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0亿元以上。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到370亿元以上。

  ——区属经济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240亿元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1.5亿元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达到168亿元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2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

  ——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2平方米。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和财政支出同步增长。

  ——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健全。

  可持续发展目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达到国家、省、市控制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4%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第三章 着力构建高端时尚商务区,全面提升三产区域辐射力

  立足高端时尚,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差异特色,坚持“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民生性服务业均衡发展”的原则,按照“一核辐射、三圈集聚、一带拉动、五区发展”的总体布局要求,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构建产业结构合理、集聚效应明显、区域辐射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商务中心区。

  第一节 合理布局三产发展空间

  商务核心区。炳草岗中央商务区,范围包括炳一区、炳二区、炳三区。以中心广场为核心,重点发展名品名店、大型购物中心、楼宇经济等,构筑都市中央商务区。依托沿江景观优势,开发高端精品住宅社区。沿炳三区中央商务大道和校园经济带,重点发展品牌餐饮娱乐、高档酒店、高档住宅和各类新型商业业态,建设承接城市拓展的商务新中心。

  三大商业圈。大渡口—五十四商业圈,以日常生活用品集散为主,重点发展特色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等,打造城区西部片区的区域商业中心;密地—瓜子坪商业圈,以现代商贸流通为主,打造城区东北部片区的区域商业中心;东风—弄弄坪商业圈,重点发展社区商业,打造城区西北部片区的区域商业中心。

  沿江经济休闲景观带。渡口大桥—雅砻江大桥之间的沿江两岸,以滨江大道和渡金线为主轴,结合银江水电站建设,以休闲产业为重点,整合现有产业,连点成片,连片成面,打造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沿江经济休闲景观带。

  五个产业集中区。密地物流商贸发展区:依托密地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辐射周边城市、以大型专业市场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炳三区科教文化发展区:依托攀枝花学院、钒钛检测中心、博物馆等资源,形成全市文化、教育、科研、培训产业集中发展区。华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区:依托攀枝花中心医院,打造辐射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阿署达近郊休闲度假区:发挥近郊优势,充分利用阳光资源和阿署达特有的民俗文化,发展都市近郊旅游及养老、运动等休闲产业。大黑山森林休闲度假区:利用大黑山优质森林景观,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户外休闲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

  第二节 改造提升民生性服务业

  商贸业。按照建设省际商贸中心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城市综合体为重点,大力发展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店等现代商贸业态,构建级次分明、互为补充、覆盖全区的现代商贸网络。实施“名品、名店、名牌”战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加快炳三区商务大道、阳光大梯道、渡口大三线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建成沙坝汽车“4S”店、三森美居等特色专业市场。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业,完善社区商业配套体系,促进商贸业提档升级和规模化发展。到2015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60家。

  房地产业。围绕“扩展城区、聚集人气”的发展目标,加快炳草岗、五十四、瓜子坪、大渡口等重点区域的房地产开发。大力发展商务和商业地产,加快商业口岸开发,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加强商品房开发管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质量过硬、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精品楼盘。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建,引导房产中介行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市场体系,规范物业管理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住房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旅游业。突出中心城区承接旅游服务的综合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全市都市阳光休闲游憩核心区。按照高、中档为主,高、中、低档相结合的要求,加快现有中、低档宾馆的改造,引进全国知名经济型连锁酒店3-4家,新建四星级酒店2-3家,五星级酒店1-2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达到100家,完善宾馆酒店档次结构,形成配置合理的酒店接待体系。积极推进阳光疗养与养老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中介、旅游服务公司做强做大,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车船公司,解决旅游进出难的问题。逐步构建由市、县(区)和街道(镇)构成的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咨询、便利化旅游交通和网络化旅游预订等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规划和新建旅游游憩街区,努力实现城区环境功能旅游化、设施建设景观化、文化氛围特色化。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打造沿江经济休闲景观带(含旅游集散中心)、弄弄沟—大黑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两个AAA级景区,推进阿署达—玉佛寺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以上,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保持12%和20%以上的年增长率。

  社区服务业。积极探索社区服务发展新形式,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配套一批社区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等便民利民网点。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休闲保健、家庭教育、维修维护、环境卫生、物业管理、职业介绍等社区服务业,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8个,市级商业示范社区20个,零售示范店50个,早餐示范店50个,标准化菜市场8个。

  第三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扩大辐射范围为目标,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成密地物流园区、密地粮食物流中心、攀西烟草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大力发展建材、家居、医药、电子、日用消费品等仓储、中转、加工和配送服务。建立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网上物流订单、电子结算等电子业务,提高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企业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 ]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把东区建设成为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到2015年,建成1个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型物流园区,培育2-3家覆盖全市并辐射到周边城市、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

  金融业。支持国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鼓励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国内外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入驻,加快培育各类信托公司、信用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委托理财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平台。加快发展小额农户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以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符合生产和消费趋势的金融产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支柱产业、重点项目上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支持发展证券、期货交易,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努力把东区建设成为辐射川西南滇西北的金融机构聚集中心、金融市场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

  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充分利用辖区的科技人才资源,大力培育数字创意、网络服务、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支持现有信息服务企业快速发展,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信息服务企业,努力形成新型化、高端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物联网研发与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工程外包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搭建和完善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广泛应用,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打造辐射川滇的区域性信息中心。到2015年,全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

  商务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企业管理咨询、会计、审计、法律、职介、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加强商务服务市场监管,促进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区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

  第四章 着力构建阳光花城宜居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

  按照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发展战略,围绕“阳光花城”城市定位,突出“四线五片”城市发展重点[ ],坚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协调的原则,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构建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阳光花城宜居城区。

  第一节 加快城市新区拓展

  结合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拉大城市框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总体要求,沿四条主线推动新区拓展。一是沿炳四区—炳三区—东华山—五十四一线,承接城市“南移”战略,推动体育公园、大剧院、三线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适时开展行政中心搬迁建设工作。二是沿渡口桥—密地桥—倮果桥—雅江桥一线,推动沿江两岸地产开发,打造沿江经济带。三是沿马家田—流沙坡—青龙山一线,实施城市“东扩”战略,结合园区配套和新区开发,打造规划设计先进、功能设施完善、交通信息发达、依山傍水的沿江新城区。四是沿弄弄坪—攀密连接线两侧,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到2015年,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

  第二节 稳步推进旧城改造

  按照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增加三产口岸,提升居民居住质量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旧城改造。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旧城改造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旧城改造系统性研究,制定相关旧城改造政策,采取多种改造模式并用的方法,按照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居民自主主导型等不同形式推进旧城改造工作。充分考虑改造期间被拆迁人过渡房源难的问题,可先行安置、后行改造、滚动进行。稳步推进炳一区、大渡口、五十四、攀密、东风片区的旧城改造。通过旧城改造使人居环境、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第三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以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建成炳三区—东区城市主干路。积极推进弄弄坪—攀密连接线、炳三区—金江城市干道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成。加强协调配合,推进丽攀高速公路、地龙箐—滨江大道连接线,炳二、炳三、炳四区配套路网等项目建设。逐年分片区对辖区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交通承载能力,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畅通快捷的区域交通网络。加大投入力度,逐年分片区对城市供水、供电、燃气管网进行改造,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公共照明、停车场所等配套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改造,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第四节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生态区建设。围绕《攀枝花市东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突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打造攀枝花独特的花卉景观系统,塑造阳光花园城市形象。沿机场路两侧种植特色花卉植物,打造“阳光花城”空港通道,加强金沙江两岸造林绿化,打造沿江生态长廊,推进炳草岗大桥桥南、东华山公园、阿署达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绿化造林。继续推进天保和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建设工程,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5.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0.6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2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1.6万亩生态效益补偿。加强城市小区、企事业单位、道路两侧的城市绿化,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十二五”期间,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升级基本完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基本建立,生态区建设基本达标。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强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炳草岗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抓好大渡口、小沙坝污水处理厂续建工作,新建马坎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完善垃圾处理厂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垃圾中转站和分散垃圾收集点建设,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等,提高环境保护执法、预警和环境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严格项目建设环境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降低建筑扬尘和噪声污染,城区空气质量稳步提高,饮用水合格率100%,声环境质量达标。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大对冶炼、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节能改造,加大落后产能、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物流,减少物流服务和物流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推动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全部使用清洁燃料,实现废物集中处理。加强绿色教育,推广社会节能,倡导绿色办公、绿色消费,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节 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制定和落实吸引各类人员到东区居住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影响力。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外来人员落户条件,妥善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村改居工作,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到2015年,东区常住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

  第六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适应市区管理机制、体制调整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健全城市管理多元投入和管理责任监督机制,理顺市区之间、政企之间的城市管理关系,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整合城管、工商、公安、卫生、环保等公共资源,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和空间可视化。以“四注重、四提升”[ ]要求强化风貌塑造,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抓好城市交通、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场秩序整治。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巩固“双创”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

  第五章 着力构建新型工业示范区,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以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和“国家级钒钛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契机,坚持“4+2”工业发展模式,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切入点,调整工业空间布局,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规模化。以攀钢集团公司为龙头,培育2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培育3家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地方工业企业,区属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以上。

  第一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按照“退二进三”的要求,将华山原规划工业用地调整为城市建设及三产发展用地,逐步对流沙坡高新技术园区原有三类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或搬迁,让位于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城市建设。高梁坪工业园区向五道河方向拓展,扩大园区规模,为钒钛磁铁矿采选及冶炼、钒钛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合理利用江北枣子坪、东风片区既有资源,有效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提高弄弄坪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调整、置换和拓展,形成以流沙坡园、高梁坪园、弄弄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钢铁钒钛产业。鼓励钒钛磁铁矿采选企业进行整合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改造现有落后产能,提高钒钛回收率,降低能源消耗,支持攀钢钒矿业公司深度开采系统改造、选矿工艺流程优化改造等项目实施。加快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传统钢铁冶炼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支持攀钢连铸、板坯精炼、轧钢系统等传统钢铁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推进煤基直接还原铁规模化生产、轧钢技改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加大钒钛新材料研究和开发力度,打通流程、释放产能、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钛锭、钛材、钛合金、钛复合材料、钒基合金、钒电池等钒钛产品,支持三氧化二钒工艺改造、钒氮合金扩能改造、钛材及钛锭深加工、钒铝合金生产线、高钛铁技改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到2015年,形成钢700万吨、铁精矿1000万吨、钛精矿100万吨、三氧化二钒1.8万吨、钛锭1万吨的产能规模。

  机械制造业。依托含钒钛钢铁资源优势,整合机械制造资源,大力发展含钒钛锻铸件、工程机械配件、汽车零配件、家电零部件、冶金备品备件和选矿配套设备。支持地方企业向整机制造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业配套企业为支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制造业体系。到2015年,机械加工制品年产能达到8万吨,机械制造业实现年产值25亿元。

  静脉产业[11]。加大表外矿综合利用管理力度,对现有表外矿综合利用企业进行整合,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表外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研发力度,力争突破高炉渣提钛瓶颈并实现产业化。深入研究尾矿库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力争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对提钒弃渣和钛白废酸等废弃资源提取稀贵金属的产业化利用。丰源矿业、谷田科技两个百万吨级产能的表外矿综合利用项目投产达效。到2015年,达到3000万吨/年表外矿开发利用规模。

  都市型工业。按照突出特色,服务城市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包装印刷、工艺礼品、旅游纪念品等都市型工业,积极拓宽领域,逐步实现都市工业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到2015年,都市型工业年产值达15亿元。

  第三节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生物产业。利用攀枝花及其周边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发展咖啡、块菌、木瓜等特色产品深加工,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实现块菌、木瓜酶等系列保健食品和特色中药饮片产业化生产,年产值达2亿元。

  新能源产业。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引进和扶持企业从事光伏产业,推进10MW太阳能示范电站、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太阳能应用步伐,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水器、钒钛黑瓷集热板、太阳能灯具等各类应用产品。推进年产2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能应用及其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

  第四节 打造百亿产业园区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修订园区发展规划,拓展发展空间,调整用地结构,新增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积极探索多主体、多级次、多种融资方式的新型开发模式,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垃圾回收、固体废弃物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信息、物流、资金、技术等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园区软硬件环境,提升园区档次和吸引力。明确产业导向,细化功能分区,拓展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制定落后产能和淘汰企业退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规范园区准入标准,加强管理服务,扶持培育优势企业,明显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地方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生产性服务业的拓展空间,科技孵化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

  第五节 强力推进地企协作

  围绕“服务大企业,促进大发展”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协作思路,探索协作办法,拓展协作领域,推动东区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完善联系沟通、项目合作、采购产品“本地化”等协作机制,深入推进地企协作贸易、新建项目、主辅分离、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以项目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以优惠的条件、优质的服务,为大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以及主辅分离提供政策支持和生产要素保障,推动大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主动做好大企业周边环境、工农关系、职工生产生活、社会稳定等协调服务工作,努力为大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大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地企协作贸易额达到40亿元,新引进与大企业有协作贸易的外地企业到东区注册25户以上。

  第四节 打造百亿产业园区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修订园区发展规划,拓展发展空间,调整用地结构,新增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积极探索多主体、多级次、多种融资方式的新型开发模式,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垃圾回收、固体废弃物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信息、物流、资金、技术等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园区软硬件环境,提升园区档次和吸引力。明确产业导向,细化功能分区,拓展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制定落后产能和淘汰企业退出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规范园区准入标准,加强管理服务,扶持培育优势企业,明显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地方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生产性服务业的拓展空间,科技孵化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

  第五节 强力推进地企协作

  围绕“服务大企业,促进大发展”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协作思路,探索协作办法,拓展协作领域,推动东区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完善联系沟通、项目合作、采购产品“本地化”等协作机制,深入推进地企协作贸易、新建项目、主辅分离、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以项目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以优惠的条件、优质的服务,为大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以及主辅分离提供政策支持和生产要素保障,推动大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主动做好大企业周边环境、工农关系、职工生产生活、社会稳定等协调服务工作,努力为大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大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地企协作贸易额达到40亿元,新引进与大企业有协作贸易的外地企业到东区注册25户以上。

  第六章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引领区,全面提升城乡发展融合力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统筹发展机制和模式,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规划、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差别,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一节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华山、沙坝、阿署达、倮果、攀枝花等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鼓励统一建房,集中安置,实现集中居住率达到50%以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水、电、路、气、信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林地有序流转,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土地,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节地、节水、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发展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抓好新希望集团农业基地、秦氏咖啡种植示范园、安国冬枣、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提升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及高档包装的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鼓励和扶持弄弄沟—大黑山沿线村民统一按规划新建、扩建、改建农房为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推动近郊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第三节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以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村专合组织,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和股份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土地开发和经营的模式,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四节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治安管理、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村民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引导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居民按规定参加保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章 着力构建平安和谐幸福区,全面提升社会和谐凝聚力

  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着眼点,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政府职能转变,突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建立覆盖全区、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节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区域科技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建立以企业、科研院所、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骨干支撑、功能完善的科技研发平台,实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实施内引外联,积极开展重大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核心关键技术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引进和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为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发展科技服务产业,鼓励科技检索查新、专利代理、技术交易、技术评估和科技金融等服务开展。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加大科普功能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专利孵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功创建省、市、区级示范幼儿园各1所、5所、10所。重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水平,实施教育教学试验、教育名师、学校品牌三大工程,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的优秀管理干部,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名牌教师,建成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各2所。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机械制造、旅游、物流等应用人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把东区建设成具有均衡化、现代化、品牌化优势的,聚集效应明显、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中心。

  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以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农村卫生、医疗救助为主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和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健全的“15分钟健康圈”。加强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医疗救助,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医疗满意度。加大对辖区医院在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激励上的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形成学科优势,打造区域医疗品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鼓励辖区医院扩大对丽江、楚雄、凉山等周边地区的医疗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力争在3-5年内形成以东区几大医疗机构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医疗产业集群。

  建设区域文化体育中心。加强辖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一批小广场和公益性文体活动场馆,探索提高现有文体设施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扩大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和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壮大体育总会,组织和发展专业体育协会,激发体育事业活力。积极培育体育产业公司,以体育赛会、户外运动休闲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健身娱乐品牌,全面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整合攀枝花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攀枝花“移民城市”和“工业强市”的文化背景和资源,强调文化产业与现代工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动漫游戏、会展、影视、演艺等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加强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规范文化、体育、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市场秩序,促进文化体育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体育中心。

  全面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与养老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做好物价、审计、统计、质监、监察、交管、信访、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档案、史志、民族、宗教、人防、工商联、残联、对台、侨务、保密、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防灾减灾等其他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节 着力改善民本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就业容纳能力强的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通过弹性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全区新增就业人数2万人以上。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计划,不断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重视再就业培训,推进复合型技能培训,形成“培训—创业—吸纳”的良性发展机制,完成3万人次的培训计划。建设东区人力资源市场,搭建综合性、高水平、符合用工市场需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认真执行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重,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快完善和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地区、跨险种的转移接续,继续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通道。积极巩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高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加强劳动维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加大政府帮扶投入力度,建立东区困难人群数据库,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覆盖面,积极开展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帮扶救助工作。积极倡导社区互助服务,通过经常性的“一对一”帮扶、“送温暖、献爱心”捐赠等社会救助活动,搭建社会扶贫救助平台,完善扶贫救助工作机制,实现困难人群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就、残有所助,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

  深化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开发居民小区的社区服务配套建设,新建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活动场所。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探索社区居委会与小区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推进和谐社区居民自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强社区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加强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成果,全面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三节 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政府决策运行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推行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市民法治观念,形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努力建设全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文明言行,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 “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在全区上下形成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第八章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着力点, 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面利益的融合点,扩大对外开放实效。

  第一节 深化改革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行政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深化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运转稳定、重点和应急支出,增加对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健全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财政评审和公示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进一步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促进公共领域的社会投资,创新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机制,合理有效配置政府控制资源。建立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竞争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对水、电、气、油、医疗卫生、经济适用住房、教育等垄断性、公益性城市公共产品,完善听证制度,规范监管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起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健全市场价格监测体系、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理机制,规范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管。

  第二节 扩大开放

  加强区域合作。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立足东区的区位、产业等优势,瞄准“大攀西”,寻求大平台,密切与省内不同地区及近邻地区的合作,主动融入川南经济区、昆明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积极开展国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紧紧抓住“两高两铁”建设机遇,主动加强在商贸、物流等方面与沿线邻近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发展协同效应。加强以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争议解决为重点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加强政府间定期磋商、交流学习,促进区域全方位合作顺利实施。

  实施“走出去”战略。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攀钢钒等现有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培育3-5家新的外贸企业,增强竞争新优势。按照市场导向和自主决策原则,鼓励中冶实久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发展海外工程承包,积极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的项目合作。鼓励企业到区域外合作开发资源,多渠道建立区域外资源供应基地,拓展企业生存空间。

  创新招商模式。完善《东区鼓励投资产业目录》,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探索和创新招商模式,完善招商责任分工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包装储备、资金保障、招商评价和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节 加快非公经济发展

  坚定不移地扶持非公经济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非公经济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非公经济准入领域的机遇,鼓励非公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重点扶持一批实力较强的非公企业介入钒钛新材料、机械制造、太阳能等新兴产业,推动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到2015年,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速达到1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第九章 规划的实施保障

  第一节 规划协调

  完善由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共同组成的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增强纲要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性。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对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空间布局、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衔接,确保实现总体目标一致、空间配置协调、时序安排统一,增强规划实施成效。

  第二节 人才保障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核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形成一支适应东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优先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利用工作,推进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第三节 项目带动

  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和建设工程。抓好 “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扎实做好项目前期,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项目的策划、论证、包装,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保持项目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做好项目的市场推介,引导社会资本进行项目建设和开发,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第四节 财力支撑

  积极培植税源,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强化税收征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不断增加全区的可用财力。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科学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突出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合理性和均衡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探索银行贷款、政府债券等各类融资方式,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确保财政重点投向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为规划实施提供基本财力保障。

  第五节 监督实施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根据规划实施过程中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优化实施方案。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