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的乡愁与百年的传承

我市入选两项省级技艺遗产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2-12-2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稻田。

  

  盐边油底肉

  

  盐边油底肉

  

  新山村傈僳族村民收割稻谷。

  

  

  红米。

  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三批省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盐边油底肉入选传统美食技艺类遗产,米易梯田红米入选传统农业生活及建造技艺类遗产。

  盐边油底肉

  流动的乡愁

  早在10年前,盐边油底肉就已经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去年,又获评天府名菜。对于生活在盐边的人、到盐边工作创业的人、亦或是漂泊在外的盐边游子来说,油底肉则是一种情怀,一种乡愁。

  这是记忆中不变的乡愁。

  马上要过新年了,12月21日,盐边县城北社区居民王宗菊开始制作油底肉,把精心挑选的半肥半瘦猪肉切块,用传统腌料腌制,放入沸开的猪油中油炸,炸熟透后装坛,整个制作过程要用2至3天时间。这是她家从老县城搬迁到新县城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48岁的王宗菊告诉记者:“小时候,就盼着过年时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油底肉,那滋味到现在也忘不了。”

  从盐边北部到南部,色泽鲜明、醇香浓郁、肥而不腻的油底肉,是成千上万个像王宗菊这样的盐边人,深入到骨子里的味觉基因。

  这是舌尖上流动的乡愁。

  30岁的杨哲,是一名油底肉配送员,每天,他开着厢式面包车穿行在市区的大型商超、门店配货补货。他所在的公司已在全市构建起了商场、超市、餐饮门店的销售网络,同时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也开启了线上销售网点。

  目前,盐边油底肉生产已迈上正规化管理轨道,其肉源、生产、加工均有标可依。据相关数据统计,盐边油底肉年产量约300吨,现有攀乡、格家旺等规模生产企业4家,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左右。

  这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独一味”。

  十四五开局,盐边县提出了“滋味盐边”建设的发展定位,为稳步走好“阳光道”,突出农文旅融合发展,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激发县农业农村、文旅、经合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创新思维,围绕“盐边一桌菜”,打造盐边菜5大主宴和12道风味餐,先后成立攀枝花滋味盐边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线“滋味盐边”网络平台,在现实生活与线上网络中传播盐边美食IP,盐边油底肉升级出圈。

  今年,盐边县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摆进更具体、更精准的行动中,立足红格镇鲊石村“一品牌两中心”园区,规划200亩的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包括盐边油底肉在内的盐边更多美食,有望在明年面向全国,走向更多人的舌尖。

  米易梯田红米

  传承百年的“红色基因”

  米易梯田红米,主要栽种于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是傈僳族先民在高山梯田垦殖中逐渐驯化的野稻而成,迄今已有上百年栽种历史,新山村也是米易梯田红米唯一主产地。今年,米易新山梯田红米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十大优质农作物种质源。

  一粒米,一方水土,一方人。

  太阳从云层探出头,又是一个明媚的晴天。

  “看!这就是米易梯田红米。”12月23日,在海拔2000多米的米易仙山傈僳族乡新山梯田,三块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谷建鲜带领记者走进田间,拾一穗稻谷剥开谷壳,淡红色的米粒呼之欲出。

  红米种植百年的历史源自于村民们的世代接力:傈僳族先民用石块在周围的山谷里砌起田坎开垦梯田,引来龙肘山上终年不断清澈洁净的山泉水灌溉,并在梯田中种植稻谷,世代耕种延续至今。稻谷品种至今保留众多野稻基因,遵循自然耕种之道,生育期长达240天左右。较长的生长周期,生态的耕作方式决定了米易新山梯田红米比一般的米更有韧性,更香更有嚼劲,也更富有营养价值。“经检测,梯田红米微量元素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梯田红米就含有7种。”谷建鲜说,百年来,村民们也一直用传统方式加工糙米,采用傈僳族传统的“水搥”“碾房”加工方式冷加工制作香米。

  “每年稻谷丰收,我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感恩自然的馈赠、歌颂朴实、坚毅勤奋的品质。”谷建鲜说,百年来,村民们坚守的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优良品质是奔向未来光明前景的潜在动力和根基所在。

  一粒米,承载历史,阔步未来。

  “3至4月插秧,10至11月打谷子,是米易红米正常的生长周期。”而此时节田间还有三亩红米稻谷,为何?

  这是新山村的小心思,也是发展农文旅融合的用心之举。“即使冬季,游客来了也能看到稻田,我们会留到下一季栽秧之前。”谷建鲜说,作为我市青少年体验基地,每年有5万多名学生到新山村研学,感受农耕文化,傈僳族文化传统。

  2017年以前,因为种田富不了口袋,一些村民对梯田进行改造,田改土种上芋头、笋尖。“挣得不多,但都比种水稻好得多。”谷建鲜说,这没让村干部们松劲,“1000亩耕地,没有扩面空间,那就提高产值。”“祖辈们在山间留下的连绵成片的梯田是美景也是资源优势。”几经讨论,村里决定擦亮水田的“高颜值”,另辟蹊径走农旅融合路子。

  为了打造梯田水田美景,新山村先后种植了五彩水稻、红香米等品种。今年初,米易县傈僳梯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上附近的万亩杜鹃、龙肘日出等盛景,新山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如今,新山村更是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阿考广场、观景平台、停车场、游客栈道、新山村旅游村寨和傈僳文化展示厅,发展起旅游产业。

  同时,随着米易县新山梯田红香米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的实施,米易新山梯田红香米集中示范保护区、米易新山梯田红香米提纯复壮圃得以建立,米易梯田红香米系列产品得到推广,“梯田红米”产品投入市场营运。(记者 梁波 程礼攀 特约摄影师 王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