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强担当 砥砺前行促发展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0-01-14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鲲
组织代表视察“两城”建设推进情况,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深入开展,持续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聚焦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入抓实代表工作……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增强使命担当,依法履职行权,在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展示新作为,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中迈出新步伐,在深化拓展代表工作上增添新举措,以实绩实效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提高政治站位体现新担当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定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最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切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及时传达市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定期向市委汇报工作,确保与市委政治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高度一致。
严格按照市委提出的“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集中到哪里;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求,全面准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职责事项。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协调推动各区人大常委会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11个,实现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全覆盖。
突出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1月1日,《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市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三部实体性法规。在这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开展了立法调研、风险评估、立法听证、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意见。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稳健推进地方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严把立法项目准入关,力求使立法资源更好地回应公共需求。健全开门立法机制,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确保制定的法规更加切合社情民意、更好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首次对地方性实体法规《攀枝花市城市绿化条例》以及《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调研,保证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建立备案审查信息平台,督促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有效维护法制统一,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围绕中心大局展示新作为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两城”建设决策部署,打出“调研视察+听取报告+规划修编+立法保障”组合拳,积极主动作为助力“两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2019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主动融入全市脱贫攻坚作战体系,与对口帮扶的米易县撒莲镇金花塘村“同频共振”,借助各方参与、群策群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帮助金花塘村顺利“摘帽”。
强化监督职能,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经济运行,切实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等,调研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工作,加大对“深化地企协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全力督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调研视察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视察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工作,听取打开城市交通拥堵“三把锁”工作专项报告,持续跟进监督“健康城市建设”等审议意见的后续办理,全力督推民生持续改善。监督市政府履行环境保护法定职责,着力抓好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合力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和治理一体化,全力督推生态建设发展。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增添新举措
2019年国庆节前夕,由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编撰的《代表履职实录》正式发行。该书如实反映了市十届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归纳总结了近三年来代表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鲜活展示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条工作战线依法履职、砥砺前行、同心逐梦的先进事迹。这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作为确定的“深化代表工作年”,市人大常委会在2019年按照“巩固、完善、拓展、提升”要求,进一步建立常委会领导联系县(区)“代表之家”工作机制,指导各县(区)人大健全完善履职平台工作制度,纵深推进履职平台建设,着力向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组、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所在地拓展,延伸代表履职“触角”,服务代表更好知情知政。
目前,全市共建有“代表之家”54个、“代表工作站”21个、“人大代表工作室”7个。2019年共有1082名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职平台接待群众3099人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675个,协调办理完毕540个,办结率达到80%。
为稳步提升代表服务保障水平,市十届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力度,共与108名生产工作一线代表和645名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采取集中交办、分类督办、明确责任、归口管理的办法,强化督办力度。截至目前,市十届人大六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85件建议,有62件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建议办理满意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