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寒山村的“春菜经济学”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4-15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游客在高峰村采摘香椿。

  近日,凌晨5时,晨雾未散,仁和区前进镇高峰村的山林间已人影攒动。“要想香椿保持最鲜的口感,就得趁现在采摘,争取1个小时内送到菜市售卖。”种植户刘继林在林间穿行,枝头紫红的香椿嫩芽正待采收。这个春季,村里的农户们每天清晨穿梭高山菜园,抢抓时令采收“云端鲜味”,算好“春菜经济”账。

  高峰村地处海拔1600至2700米的高寒山区,年均气温18℃,该村依托充足日照、洁净空气和肥沃土壤,发展起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2022年以来,高峰村采取“集体+农户”模式,流转零散土地120亩,规模化种植香椿等高山蔬菜,通过温差优势实现错峰上市。

  站在高处远眺,连片香椿林随山势起伏,蕨菜新芽破土而出,斑鸠菜舒展着肥厚叶片。“现在香椿的市场售价是每公斤60元,从过年就开始采摘,一直到5月份下市。”刘继林说。高峰村种植香椿100余亩,春菜采摘旺季,仅香椿一项,户均增收3000余元。高峰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珊介绍,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高峰村积极探索“春菜采摘+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让更多游客走进乡村,品尝春菜,感受田园风光,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这个曾经的传统村落,如今通过特色种植激活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以菜兴业、以游促农”的振兴之路。(杨懿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文/图)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