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在一起
—— 一位人大代表的“土味”民生情话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远山如黛,碧水萦绕,两岸翠色在春风中舒展绵延。晨曦里的安宁河畔,散步的人们与掠水的白鹭共享清波,垂柳的倒影在涟漪中碎成点点星光……这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卷,正是《攀枝花市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落地生根的动人注脚。
米易县人大常委会以法治之笔勾勒生态蓝图,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与产业升级,让守护碧水的初心与富民强县的担当,在安宁河畔交融成诗。
法治护清流
人大架起连心桥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人大代表杨家贵已踩着露水出现在河岸。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总说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安宁河的水。从前巡河时,他常要苦口婆心劝离放牧的乡亲;而今抚过河长公示牌上鲜红的印章,他的底气化作春风化雨的力量:“《条例》就像给河流穿上了铠甲,让每句劝诫都有法可依。”
变化的背后,是县人大常委会搭建的法治护河体系——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提升护河意识,百余场专题培训让代表化身“治水专家”,而百姓的每一条呼声都通过人大代表的调研走访汇成履职清单。
村民代启银指着澄澈的河面笑言:“从前只觉得河水能浇地养鱼,现在才懂得,这汪清流就是我们留给儿孙的传家宝。”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县人大常委会深耕法治宣传的生动回响。
碧水淌金银
联动破解生态题
在热水村共富渔场,500亩鱼塘宛若散落人间的碧玉。投食机扬起的水花里,锦鲤跃动的弧线划破晨雾,惊起苇丛中栖息的水鸟。养殖户胡泽武撒出最后一把饲料,看着争食的鱼群露出欣慰地笑容:“自从650万元的治水项目落地,尾水处理有了新工艺,咱们的鱼儿喝着清水长大,身价都涨了呢。”
这份“甜蜜的烦恼”,曾让县人大常委会的调研笔记写满忧思。当生态账本与经济账本出现摩擦时,人大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组织代表数十次走访养殖户,召开专题研讨会厘清矛盾根源,最终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破茧而出。如今,在党组织引领下,“全链条”生态养殖模式串珠成链,年产1700余吨的“游动的GDP”,既守住了水清岸绿,更让村民的钱包与江河一同丰盈。
长河映初心
共绘发展同心圆
夕阳给安宁河镀上金边时,总能看到人大代表们的剪影定格在巡河路上。那些细致察看水质的身影,与渔民围炉夜话的温馨,都被县人大常委会收录进民生履职档案。从《条例》宣传到项目落地,从尾水治理到产业升级,人大监督的力度始终与民生温度相伴相生。
站在新起点,米易县人大常委会正以法治思维续写“水文章”:聚焦水质监测智慧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等课题,谋划新一轮监督调研;依托“代表联络站”广纳民意,将百姓的金点子转化为治水良方;以“共富渔场”为样板,探索滨水经济多元发展路径,让每股清流都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
正如杨家贵眺望长河时所言:“我们要让每滴水都记住乡愁,让每条鱼都游向幸福。”这曲由人大常委会与万千百姓共谱的“土味”情话,终将在绿水青山间回荡成永恒的浪漫。(米易县人大常委会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憶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