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钛材急需1600人,国家钒钛高新区积极行动——“政校企”协同破解用工难题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3月20日,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召开人才招引专题会议,以“政校企”协同机制破解安宁钛材重大项目用工难题。针对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项目1600人的用工缺口,高新区管委会联动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内5所院校及6家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创新推出人力资源“中央厨房”模式,通过精准施策打通人才供需通道。

  安宁钛材是安宁股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在国家钒钛高新区建设6万吨能源级钛(合金)项目,是国家钒钛高新区高精尖项目之一,也是省、市重点项目。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强,一期工程总投资72亿元,一次性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钛材工厂。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80亿元,年利税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进展快速,今年底将试生产,大量的用工需求被提上议事日程。“项目投产急需100名有行业经验的高端人才、500名操作员、500名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500名应届毕业生,总计1600名人才。”安宁股份人力办负责人说。

  面对企业的燃眉之急,国家钒钛高新区拿出一套创新解决方案:构建“政府搭台、院校掌勺、企业点单”新机制,形成从人才招引到培育、从就业到安居的全链条保障。

  专题会上,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响应,拿出“政策包”,不仅在市内组织招聘,还组建跨区域劳务协作专班赴周边地区开展专场招聘,并创新“共享用工”机制,整合市内企业人才资源,阶段性调剂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也纷纷行动,通过订单式培养人才,将企业“生产车间”搬进教室,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

  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帮助企业进行社招、岗前持证培训等全方位相关工作。

  企业作为主体更是全力以赴,安宁钛材表示将紧扣人社政策,与学校及第三方公司逐一对接,逐一落实,同时在高新区新建“安宁伽苑”,新建住房500套,生活区设施设备配套齐全,人才可于今年6月“拎包”入住,尽享高品质生活环境。

  “高新区组织的这次安宁钛材人才招引专题会,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一定按进度建设好项目,保证人员到位,按时进入试生产。”安宁股份总经理助力杨易邦说。

  短 评

  “政校企”协同的乘数效应

  安宁钛材用工困局的破解之道,彰显了新时代“政校企”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

  政府从“管理者”变身“服务者”,院校从“象牙塔”转向“练兵场”,企业从“单兵作战”升级“系统集成”,这种深度协同,既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更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实现有机衔接,不仅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更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了创新样本。这种“双向奔赴”的服务型治理思维,正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密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郑星)

审核: 周红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