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新局面的决定

(2024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5-01-04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就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新局面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擘画,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说明和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系统部署,赋予了攀枝花深化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深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全市上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把改革全面推进、引向深入,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攀枝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攀枝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两区三地一中心一粮仓一门户”定位,突出共同富裕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引领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科技优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创富荣市,统筹推进市域一体聚富、勤劳创新致富、和合善治促富、成果共享奔富,聚力实现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人文和美、生活甜美,为高质量发展建设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坚实支撑、不竭动力和制度保障。

  攀枝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七个聚焦”目标任务以及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围绕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对攀枝花“深化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推动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提质增效”等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各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立足攀枝花实际,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障碍。紧扣工业强市,健全完善产业优进的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高能级中国钒钛之都;紧扣科技优市,健全完善创新优为的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加快建设高水平攀西科创中心;紧扣人才兴市,健全完善菁英优聚的体制机制,推进引才育才与用才留才一体贯通,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磁场,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紧扣生态美市,健全完善环境优化的体制机制,推进系统保护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加快建设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紧扣创富荣市,健全完善民生优享的体制机制,推进民生改善与治理创新相融互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富实践样板。到二〇二九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到二〇三五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健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厚植产业竞进新优势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健全工业为本工业强市工业当先的机制与举措,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一)健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机制。构建钒钛钢铁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化工等重点产业生态圈,建立“链主企业+领军人才+产业基金+中介机构+公共平台”产业生态体系。健全重点产业链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工作体系,制定链主企业、技术研发、招引企业、重大项目四张清单和产业图谱,推行双新融合、建圈强链“六个一”工作机制,打好延链补链强链攻坚战,加快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建立“链主带链群”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企业培育机制,推动中小企业纳入“链主”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两业融合”,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机制,推动现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深化“实数融合”,建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制造业“智改数转”升级行动。构建省市联动、专班推动、利益共享、产业引导新机制,有序推进红格南矿区整体规划开发。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市属国企主责主业管理,优化市属国企经营性优质资产配置机制,推动国资国企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建立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可行性审查、国资部门经济性调查、财政部门债务风险核查”三方统筹机制,健全市属国企经营性项目投资风控机制。建立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清单,创新国有资产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市属国企分类考核评价。健全市属国企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及薪酬机制,建立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积极争取央企、省属国企更多在攀布局。

  (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更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鲜经验,全力打造在者安心、来者舒心、闻者动心的民营经济发展特区。完善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健全用工、融资等支持政策,加强企业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完善“政策找企业”机制,推行各类惠企纾困政策免申即享、代申代办、易申快享。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常态化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实现“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等专项治理,推行“暗标盲评”新模式,推广“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清理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涉企收费项目和摊派事项,整治“小过重罚”等问题,拓展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适用领域和范围。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效能机制,推行政企“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难、一对一服务”模式。积极争取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筹备召开攀商发展大会。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的机制,强化项目谋划、包装、储备,引导各类资金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投资力度。建立健全“三招三引”体制机制,加强工作统筹联动,构建大招商格局。实施招商引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政策制定、协议签订等招商引资行为。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强化项目评估退出风险管控。完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清单制、承诺制。强化财金赋能引导,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障机制,落实省“1+3”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加强多元股权融资,深入实施“456”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五)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健全用地、用水、用能、数据等要素保障机制,创新优化干热河谷水资源配置方式,全面推广水权水价改革,探索发展虚拟电厂、智慧微电网,探索“绿电交易+储能”优化电能配置机制,创新弃水、弃风、弃光消纳模式,争取钒钛产业电价优惠政策,推进“气化全攀”。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升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高流通效率,发展多式联运,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立贡献突出企业、先进产能和建圈强链项目合理要素需求优先保障机制。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要素保障的适配性,推进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国家战略腹地服务保障功能,加快建设高能级中国钒钛之都。

  三、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赋能、人才引领、教育优先的机制与举措,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健全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优化与区域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学校布局,深化学区制治理、集团化办学和“县管校聘”改革,打造全域融合校联体、教学联盟体,健全城乡学校帮扶激励和优秀教师培养交流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展职业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建设“攀西工匠城”。推进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培育一批与攀枝花发展匹配度高的特色专业。开展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探索特殊教育“康教医”、老年教育“养学游”一体发展。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评价。深化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二)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科技为魂,推进科技优市赋能增效,加快建设高水平攀西科创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质效,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新入列,高标准筹建天府金江实验室、四川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用好“科创通—生态岛”新机制。争取布局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衔接落实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和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探索“研发在外、转化在攀”离岸科技模式,鼓励企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创飞地”,在成都、西安等创新资源丰富、钒钛产业集聚的城市有选择建设离岸科创园。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全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争取纳入一批国省级科技领军企业,通过“三个一批”机制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研发,产学研用协同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积极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

  (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出人才为要,系统设计“人才兴市”政策体系,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工程、紧缺人才支撑工程和“攀枝花优才计划”,创新推进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构建“全时段”招引链条,通过省直部门挂职一批、大院大企招录一批、重点高校引入一批等方式,提升人才引育质效,推动高层次人才量质齐升。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广订单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岗位职务评聘制度。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岗编适度分离”,加强“一村六员一主播”“新农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有序下放人才职称评审权,探索赋予产业链“链主”企业等重点用人主体人才项目自主认定权。健全人才分类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高标准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专窗,分级分类推进人才政策“免申即享”。

  (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协同开展科技攻关机制,建设“链主”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成果对接活动,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面向重点产业链开展技术研发和转让,培育技术转化机构和技术经纪人,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完善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机制,用好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和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开展“股债贷保”科技金融服务,健全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推出“积分贷”“积分保”等科技金融产品,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探索校地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联动开展“名校硕博攀枝花行”活动,灵活运用“专职+兼职”等模式,打通企地、院地、所地人才交流通道。

  四、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三圈联动”新格局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强市域“内圈”,协同联动金沙江区域“中圈”,融圈入群链接成渝贵昆“外圈”,拓展经济地理空间,打造川滇毗邻区现代化中心城市。

  (一)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深化城乡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机制。围绕形成“一屏两片、两心两带”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市县镇三级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中心城区紧密集约式组团发展,加速人口和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聚集,实现高水平产城融合发展。完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发展机制,推进县域发展能级分类提升,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谋划建设市域副中心。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打造一批县域副中心。

  全面激活城乡各类资源要素潜能。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多种流转模式,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通人才、资金等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推进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

  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形成对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支持制度供给。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优化农村种养结构,推广“粮经”复合生产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联村经营、农资供应链新模式。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进种业振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农产品“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共建更高水平的“天府第二粮仓”。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百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健全市域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市域“内圈”发展规划战略导向和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构建“一主一副、一区两带”的市域经济布局。建立健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争创全国百强县(区),全力打造优势突出、攥指成拳的县域经济板块。完善先发带后发机制,促进偏远后发乡镇追赶发展。建立“双攀”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地企共兴共荣发展。

  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开展园区提质六大攻坚行动,促进园区提能、企业提质、产业提效。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制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指引,探索园中园、集中发展区等园区发展模式,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统筹建设机制,强化标准化厂房、固废堆场等生产服务配套,推进园区风貌形象改造,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厘清园区与行政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的职责边界,赋予园区更多资源整合利用自主权,积极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因地制宜探索“管委会+专业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一区多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差别化供地机制。全力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园区纳入新一轮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支持国(省)级园区争先进位、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园区。

  (三)深化与重点区域合作机制。提升与凉山、大理、丽江、楚雄、昭通等“中圈”城市的协同发展能级,加强互联互通,构建生产要素跨区域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新机制,携手凉山推进攀西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深化攀大丽香旅游“金三角”联盟战略合作,加快建设区域经济科技中心、教育文化卫生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开放交流中心。深化与成渝贵昆“外圈”、中西部及沿海重点城市经贸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特色优势产品供销对接。深化与浙江共同富裕互动交流,推动建立示范区与试验区产业联动合作互促机制。健全与北京西城区、江苏无锡市、河北秦皇岛市等城市常态交流合作机制,深化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产业融通。建立外资、外事、外贸、外侨“四外联动促开放”机制,推动更多外资外企外商外侨入驻攀枝花,积极培育保税业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等业态,推动物贸一体化发展,积极培育开放型市场主体,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市场。

  (四)构建对外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体系。健全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建设机制,打造“川货出川”南向新通道。统筹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打造国际陆港枢纽。畅通陆水、陆海联运物流体系,实施金沙江乌东德库区库尾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攀枝花港,建立与宜宾港、泸州港的实质性合作关系,畅通东向陆水联运通道;依托广西钦州港、北海港,打通南向陆海联运通道;常态化开行中老铁路(攀枝花—万象)国际班列,畅通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积极争取昭攀铁路和宜西攀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全力推进攀大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攀枝花至宜宾、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国省干线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保安营机场改扩建,增开航线航班。加快建设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推动“攀货出攀”。组织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五、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生态为底生态美市的机制与举措,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施分片区、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一屏、多廊、多点”的市域生态系统保护格局。完善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完善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司法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加强尾矿库治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二)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统筹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水风光氢储等清洁能源产业协同互补发展,加快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制定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抓好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三)健全山水宜居城市建设机制。制定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力推进雨污分流和破旧道路、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建设完整社区,发展智慧住区。探索政府、社会资本和人民群众“共管共建共享”新机制,积极盘活公园等存量公共资源资产。大力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包装一批国省重大项目,推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健全地下管廊网建设统筹机制,严格杜绝无序开挖和“马路拉链”。优化城市蓝绿公共空间,建设“山海湖”城市公园,推动“点绿成金”。完善美丽村庄建设机制,打造一批绿色低(零)碳村庄。

  迭代催生康养产业2.0版本新业态。优化“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健全标准引领、科技赋能、项目对接、产业链接、供需衔接机制,创新产品供给,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健全农文旅体康深度融合发展体系,拓展旅居康养、运动康养、医养融合等“康养+”新业态,完善康养资源盘活利用机制,引进培育一批康养综合体,打造差异化优势康养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乡村康养、美食康养新地标。加强智慧康养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康养产业新赛道。大力“引客入攀”,抓好自驾经济、节会经济、夜间经济、赛事经济、研学经济,组织开展阳光花城全国巡回推介,讲好“康养是怎样养成的”美好故事,持续擦亮“暖暖花城·慢漫生活”城市品牌,加快建设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

  六、完善改善民生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共富新路径

  深入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富实践样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探索优化收入分配和就业增收促进机制。完善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分层分类托底帮扶机制,实施政策兜底、救助托底、社保提质、就业扩容、重点群体提升专项行动。探索低保政策与公益性岗位政策衔接贯通机制,开发一批非全日制、过渡性托底安置岗位。创新低收入群体共富联结机制,打造新型帮共体、创富共同体、共富产业联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构建“培训+产业+就业”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市县两级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

  (二)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常住人口全覆盖。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纵深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合理布局乡镇医疗次中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打造“农村半小时、城市一刻钟”医疗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共享,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区域重症治疗同质化协作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老年病、呼吸系统、辅助生殖等特色医学专科,打造一批高水平区域专科联盟。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拓宽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农民工住房保障,推动公租房租赁补贴扩面提标,积极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机制,深化生育友好型、儿童友好型、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部署,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托底性、公益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网络,提升社区医养服务能力,实施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完善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打造一批区域性示范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健康养老融合发展、智能发展、创新发展。丰富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新业态,推动银发经济加快发展。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先行先试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集孕、娩、养、育、住“五位一体”的生育友好集成改革,落实婚假、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逐步完善产检补贴、分娩补贴、托育补贴等配套支持政策。强化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托幼一体化管理。加强公共服务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集便民服务、文明实践、养老托育、议事协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打造触手可及的民生服务综合体。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市县媒体融合创新改革。创新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探索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创新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活化利用三线建设遗产打造城市“生活秀带”。完善文体设施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支持机制,加快发展数字文创等业态。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四)健全创富聚富多元化投入和推进机制。突出共富为纲,落实“五心五力”,以促进共同富裕更有成色为牵引落实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探索建立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设立市县(区)共同富裕发展专项资金。优化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运行机制。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协作共富帮带机制。建立运行共同富裕高级专家指导委员会,提升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运行质效。构建常态化推进文明创建机制,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五)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体制机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提升地方立法服务改革发展效能,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完善“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深化“警随‘企’后”“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有效衔接。建设攀西公共法律服务核心区。完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试点推动社区复合治理,优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和小区院落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多中心合一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创新多元解纷机制。制定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加快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健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和金融领域风险。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平安四川南大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七、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一)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引导干部树牢正确政治方向、正确干事志向、正确工作导向、正确生活取向,大力传承弘扬三线建设时期宝贵精神财富和新时代攀枝花精神。鲜明“以实绩论英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打破论资排辈,大力选拔使用忠诚干净担当干部,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建立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健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结果运用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深入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健全干部全覆盖基本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路径,拓展产业链党建。聚焦抓共富、促和谐,创新推出“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新机制。

  (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监督,落实“五个带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机制,重拳纠治“四风”,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阳光纪检”建设,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推进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健全基层监督体系,探索搭建“党委主导、政府主责、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制度化打造“有事找纪检”品牌。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党的领导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压实各级党委(党组)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主体责任。修订完善党委(党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健全改革任务“清单制+责任制”推进落实机制。完善改革督察和评价制度,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健全改革试点推进机制,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探索更多“小切口、大纵深”改革。完善改革激励机制,加大改革经验总结、宣传、推广力度。

审核: 孙昕   责任编辑: 伍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