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南 石榴花开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共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11-22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共育红色“石榴籽”,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员会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成为本次大会上全国4个获此殊荣的县区级党委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县区级党委。
四川最南端的仁和区,28万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5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2%,汉族、彝族、傈僳族等39个民族聚居于此。近年来,仁和区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民族融合的“石榴花”,在四川最南端悄然盛放。
抓实产业赋能各民族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2024年仁和区火把节,迤沙拉村“非遗小院”着实热闹了好几天,市内外游客饶有兴致地在这里观看由村民排演的情景演出《迤啊·迤沙拉》。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彝族刺绣……沉浸式表演让游客们感受到非遗的独特内涵。
近年来,仁和区委积极抢抓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以迤沙拉村为例,在仁和区委的带领下,当地积极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起、毛、纳、张”四大家族特色文化,培养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等非遗传承队伍,助力非遗传承人专业化发展,打造迤沙拉村民族文化“金字招牌”,全面提高迤沙拉村文化旅游吸引力。仅火把节期间,迤沙拉村累计接待游客8.6万人。视角南移向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近年来,在深耕芒果产业过程中,混撒拉村陆续建成投用芒果分拣中心、光伏发电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打造“水光公园”基础设施,推动“产区变景区”,多渠道为群众增收。“芒果在成长过程中晒足了太阳,这独特的阳光滋味为村里带来了人流量,我们民宿年收入能达30万元。”混撒拉村民宿椰香居负责人纳世国满意地说。
特色文化名片擦得更亮,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仁和区委以民族团结为抓手,推行“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发展模式,精耕特色富民产业,有效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2023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年位居四川省16个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区第一,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清零,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美丽乡村建设的和美画卷在仁和区徐徐展开。
创新基层治理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雨季咱们得关注一下村里的老房子别漏了水,还有村里的道路得及时组织人手清淤……”深秋的仁和区啊喇彝族乡满目青翠,数名“老倌”带着村干部、村民围坐于树下,你一言、我一语,主动为乡上的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仁和区委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要事难事,探索“老倌说事”乡村治理新模式,从机关退休职工、企业退休职工、老村干部中挖掘十余名党员“老倌”,说好人好事、说矛盾调解、说政策法规、说产业发展、说公开监督、说民情民意,以“小切口”引领“大变化”,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关注基层党建、解决邻里矛盾一直是村上的重点、难点工作,通过‘老倌说事’,既能第一时间化解矛盾,也能及时了解村民真实诉求,很多事在会上一沟通,当即就拍板解决了。”啊喇乡啊喇村党支部书记盛其光说。
从“说事”到“办事”,极大地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在仁和区委创新的“五心工作法”和“老倌说事”等工作模式下,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增。目前,全区已创建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12个、市级基层治理示范点36个,先后获评四川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
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仁和区大田镇榴园村17号,青瓦丹柱,灰砖白墙,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古朴大方。时光荏苒,匾额上“大田会议旧址”六字,在正午的阳光下,愈加灿烂。
在大田会议旧址,讲解员正带着西部计划志愿者们重温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1964年9月9日,‘大田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攀枝花开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攀枝花工业区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所以,大田会议会址被称为‘攀枝花建设第一址’。”志愿者肖萍边听边记,感慨道,“我并非攀枝花本地人,但是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前辈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全面建设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仁和区委发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昆铁路仁和段等红色教育阵地作用,打造“大田星火、铁血成昆、三线忠魂、苴却密码、铿锵大河”一线五点现场教学点,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同时,仁和区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程化实体化具体化,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在全区机关、村(社区)、学校广泛开展“同奏一支乐、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推动实现一村一文化广场、一文艺队伍、一村史馆全覆盖,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舞狮队把中国狮“舞”到英国伦敦,各族学生同跳羊皮鼓舞课间操获得国内外媒体关注。
回顾仁和区民族团结工作,2017年,仁和区委在攀枝花市率先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2018年,在区委带领下,仁和区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3年,仁和区委制定并印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推进……
“石榴花”开在四川最南端,朵朵不同。
仁和区委以“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为统揽,实施“五百工程”,开展“五个百分之百”行动等多项工作,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仁和区已获评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省级15个,全区机关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宗教场所均100%创建为各级示范区示范单位,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进步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阳佳朋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