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的生动局面

——西区检察院以新模式构建“司法救助+N”多元救助体系综述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07-01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西区检察院依托“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立足检察监督职能,创新“131”工作模式,以困境妇女儿童、老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充分发挥司法救助职能作用,构建“司法救助+N”多元救助体系,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坚持主动救助、及时救助、多元救助。”6月26日,西区检察院负责人说,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体和案件中发现符合救助规定的特殊困难群体,做到“应救尽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推进西区“一区一城”建设贡献力量。

  优化一条路径

  实时启用“司法救助+支持起诉”

  西区检察院强化内部协作,实现“控申+业务”跨部门融合办案,建立主动发现、快速移送的线索共享机制,实现刑事办案、司法救助办理无缝对接。

  在办理一起猥亵、强奸幼女案时,案件受理之初,刑事检察官、控申检察官同步介入,针对被害女童案发后出现抑郁、偏执等症状,及时委托专业老师开展心理测评;考虑被害女童家境困难、亟需治疗费用,快速帮其申请2万元司法救助金。支持区妇联向西区法院申请撤销被告人的监护人资格,西区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被告人的监护人资格。

  瞄准三类重点

  精准实施“司法救助+综合帮扶”

  以妇女儿童为救助重点。结合最高检“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西区检察院与区妇联会签《关于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协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势,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帮扶等工作机制,共救助农村涉案困难妇女15件15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6万元;救助未成年刑事被害人6件6人,发放救助金5.9万元。构建“司法救助+N”工作模式,联合教体、社保、住建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着力打造集司法救助、经济救助、民政补助、教育帮扶、心理辅导、爱心帮扶等为一体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多元化司法救助体系,多举措为困境妇女儿童排忧解难,筑牢妇女儿童“保护屏”,持续传递司法温情和社会关怀,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以农村老年困难群体为救助重点。持续开展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西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与西区乡村振兴局会签《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在保障群众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紧密结合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消底、提低、扩中”目标,深入开展“检护夕阳”专项工作,针对农村老年困难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优先办理,共办理农村老年困难群体司法救助案件11件11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4万元。在办理肖某某夫妻二人司法救助案中,承办检察官实地走访被救助人家中及当地村委会调查核实情况,针对两位老人对原案件办理与执行存在的不理解,耐心做好思想疏导,推动二老理解案件办理和执行情况,消除误解和疑虑,并及时为二老申请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联合当地乡村振兴部门和村委会对两位老人开展长期帮扶救助,防止因案致贫。

  以退役军人为救助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西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救急救困”的作用,共办理涉退役军人司法救助案件2件4人,切实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为退役军人撑好司法保护的“暖心伞”。

  坚持一项回访

  深度开展“司法救助+持续关怀”

  西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案件回访,建立评估机制,对已办结救助案件实施“一案一档”长访机制,不定期对被救助对象生活现状等情况进行回访,构建“司法救助+”格局,及时掌握被救助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在做好物质救助的基础上延伸至多角度、多途径的“全程救助”。

  在办理一起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案件时,该院救助一年后对涉案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回访,发现因被救助人处于青春期加之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对被救助人教育有缺失,导致被救助人出现厌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等倾向。针对此情况,检察官及时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对其父母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协助其转学就读,用检察温度呵护被救助人的未来。(陈远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越)

审核: 雷雨阳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