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3-02-07     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2013年1月12日在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张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务实进取,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61.4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52.86亿元,增长1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25亿元,增长20.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1亿元,增长1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2.94亿元,增长17.9%;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3.93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08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8728元,增长14.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

  ——过去的一年,我们克难奋进,全力抓项目促发展,经济实力有了新提升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引领发展、优化结构的重大项目如期建成或加快推进。攀钢烧结系统改造工程、华润攀钢燃气、攀枝花Ⅱ500KV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白马铁矿选钛工程、富邦1000万件刹车制动毂、翰通100万吨焦化、朵实10万吨铸件、天民钛制品及钛合金型材、中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桐子林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等项目完成目标任务;成昆铁路新线攀枝花段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全线开工,攀宜(宾)沿江高速公路、攀大(理)高速公路、金沙和银江水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

  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工作指南和路线图全面形成,国内最长最宽钛锭在我市成功面世,钛金属产业链实现重大突破,攀钢的“PG”商标被认定为全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攀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60.1亿元,增长16.8%。成功应对连续特大干旱,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亿元,增长4.7%,收购烟叶40.69万担,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29.75万亩;我市成为全域跻身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两个城市之一,“攀枝花芒果”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66.83亿元,增长32.3%,旅游接待人数达853万人(次);省际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构建,全市首个五星级酒店投入运营,餐饮名店银杏酒楼在我市开设全省唯一地级市分店,银泰城市综合体、金狮百盛、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汉风、鑫铁等6户企业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物流重点企业。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预计实现地方财政支出137.2亿元,增长18.1%。国税、地税系统分别组织税收收入54.21亿元、44.13亿元,分别增长5.2%、14%。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6.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3.9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9%、19.6%。

  县(区)和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完成县(区)属增加值571.7亿元,占全市的77.3%;各县(区)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3.67亿元,增长22.3%,占全市的52.7%。钒钛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工、竣工项目创历年之最,完成工业增加值49.32亿元,增长36.6%。

  ——过去的一年,我们统筹协调,全力抓创建促提升,城市转型迈出新步伐

  “五创联动”加快实施。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规划通过环保部评审,沿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7%,我市进入全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行列,西区成为全省首个区域污染防治示范试点区。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七大工程”全面展开,天保二期工程持续推进,金沙江中心区段沿江两岸视野区生态景观林建设年度任务顺利完成。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绿化改造老旧小区10个,创建花园社区(小区)19个,滨水新空间、金沙公园等项目快速推进,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复查。全面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投资130亿元的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和投资80亿元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开工建设,沿江休闲旅游经济带、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米易南部新城休闲度假核心区等项目加快推进,16个旅游新村基本建成。着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出全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由全省第十二位跃居第四位。

  城乡建设和管理成绩突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完成,花城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规正式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三年攻坚”年度任务超额完成,炳仁路后段全线贯通,新密地大桥即将竣工,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48.4千米、通村公路206.8千米,全市乡、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1%和64%。花城新区建设有力推进,老黑地安置房、缅气入攀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等十大项目全面启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竹河水库枢纽工程建成并关闸蓄水,马鞍山水库、梅子箐水库(扩建)、观音岩引水工程取水口开工建设,整治病险水库31座,新建渠系421.7千米,建成新村3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2个。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乱”现象和“三线”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成效明显,75%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村庄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和制度化标准,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人为本,全力抓民生促稳定,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投入资金32.5亿元,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十大民生工程103个项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7617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7782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殊荣。15万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增加基本养老金214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生育保险待遇水平提高近一倍。二滩水淹区连片扶贫开发有序推进,顺利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制度衔接,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金1668.6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建成保障性住房415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87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000户。建成并适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大教育投入,第40中小建成投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高寒山区学生温暖工程扎实推进,“百村支教”行动全面开展,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工业职业教育联盟组建成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医疗卫生高地,花城新区医院建设正式启动,名科名院建设成效显著,攀西职业病防治中心落户我市,实施卫生基建项目119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9%。三线建设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广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引导力、影响力和服务力有效提升。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引进并成功举办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前赛等重大赛事,省红格体育竞训基地等项目快速推进。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9%。市档案馆建成国家二级档案馆。统计、食品药品监管、国安、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外事、台务、侨务、气象、机关事务、供销、地方志、邮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妥善应对“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扎实开展“三项治理”,及时有效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应急指挥联动中心挂牌成立,成功开展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启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85个,建成各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443个。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多元化信访服务平台,“大调解”工作体系向基层延伸。平安攀枝花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态势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达到94.9%,较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解放思想,全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得到新激发

  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妥善处理市属国有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遗留问题,攀钢机制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户籍、产权、规划、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位一体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县(区)两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文艺院团改革及电台、电视台合并工作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取消“以药补医”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在公立医院逐步推行药品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积极建立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新机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扎实推进。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功举办“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钒钛论坛”,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全国唯一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获准成立,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组建四川省技术转移(攀枝花)中心,实施市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总产值56亿元。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完成引智项目5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28名,攀钢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晋升为首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注重招大引强,积极对接中石化、联想、三一重工、日本住友电工等世界500强企业,履约和新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2个,履约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8.64亿元。组团参加珠洽会、昆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在第十三届西博会上签约金额突破800亿元。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出口总额超过2亿美元。外资项目实现县(区)全覆盖,实际利用外资1.04亿美元。攀西首家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在我市成立,外经合作营业额达1206万美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转变职能,全力抓服务促高效,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03件、政协委员提案244件,满意率均为100%。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窗口标准化体系建设,开设全国首个三维电子政务大厅,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四个标准化”。全面加强效能建设,设立效能直报点30个,开通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反映事项得到高效办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在全国率先开展重大行政强制决定备案工作,下放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8个。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初步建成国内先进的政府门户网站群,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位列西部第二。“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效开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中共攀枝花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全市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体劳动者,向驻攀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攀枝花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来我市创业发展的建设者、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可喜,但我市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前进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发展仍不平衡,一些边远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交通瓶颈制约尚未根本解决,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认真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要加快发展,必须立说立行,埋头苦干,靠前落实;要加快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带动全局;要加快发展,必须以民为本,凝聚民心,激发民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贯穿始终,牢固遵循,以一流的业绩,让各位代表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2013年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党的十八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的统一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总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快进,提质增效,争先进位,跨越提升”的工作基调,突出产业支撑、投资拉动、“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大力推进“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继续打好“六大硬仗”,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朝着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3.5%,力争14%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5%,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力争17%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7%,力争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5%,力争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确保增长14%,力争1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两化”互动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工业发展提速增效。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进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创新开发模式,全力推动钒钛、机械制造、矿业和太阳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攀钢打好扭亏控亏增效攻坚战,支持攀煤、钢城集团等企业降本增效、扭亏为盈,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钒钛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确保钒钛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加快创新型城市创建步伐,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顾问委员会。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钛及钛合金研究所。大力实施“金桥工程”,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品牌创建,促进质量提升,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节能降耗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加快构建与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发展新体系。重点开发花城新区核心区,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形成整体开发、连片推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实施沿江景观打造、煤气储配设施新建、金沙江大道中段改造、沿江快速通道等重点工程,确保密地桥南至龙箐大桥连接线等项目如期竣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覆盖两县和重点乡镇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城管体系。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系统推进产村相融,加大新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风貌各异的特色街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统筹发展一、三产业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等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快速规范发展。加快马鞍山水库、梅子箐水库(扩建)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全国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创新管水用水体制机制,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0座,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万亩。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抓好民族地区小流域现代农牧业增收工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加快服务业繁荣发展。加快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米易南部新城休闲度假核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二滩湖区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新村建设,办好欢乐阳光节、金芒果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旅游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80亿元。加快构建省际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推进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攀青煤炭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成长型物流企业。健全市场体系,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成一批社区便民蔬菜直销网点。

  (三)全力抓好项目工作

  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强化项目储备,规划实施一批对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突出产业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新中钛科技钒钛系列工程、富邦1000万件刹车制动毂、攀钢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一批产业化项目投产达效。着力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机场滑坡治理,力争上半年恢复通航,开工建设成昆铁路新线攀枝花段、攀田高速公路鱼塘互通至机场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维修加固倮果大桥、巴关河大桥、荷花池大桥等一批桥梁,确保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省道214线总发至平地段改扩建及国道108线拉鲊至川滇界改建等项目如期竣工。加快建设观音岩引水工程和桐子林、金沙、银江等水电站,建成中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楚雄至攀枝花成品油管道。

  加强项目保障服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强化财税支撑,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金融创新,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促进政银企对接,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做好煤炭保供工作,建立健全煤炭储备机制,建成1~2个电煤应急战略储备基地。加快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市域电网的安全性和主网供电能力。做好均衡供应,确保成品油库存稳定。

  (四)深入实施“五创联动”

  整体实施,集中攻坚,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五创联动”,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大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入推进区域污染防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有效规范企业环境行为,继续实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计划推进“七大工程”,加快构建以城区及近郊绿化美化为重点、道路和河流绿色通道为廊道、城市远郊国土绿化为屏障的森林生态网络,完成义务植树20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编制《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规划》,实施“六大系统工程”,提高绿化水平,力争建成区绿地率达36.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9%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以上。大力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切实优化旅游环境,积极拓展阳光康养旅游市场,加快推进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提升“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推行志愿服务,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集中开展攻坚整治提升行动,力争建成四川省文明城市。

  (五)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加强信息收集分析,积极开展以商引商、驻点招商、节会招商和小分队招商,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着力引进更多具有带动作用的投资项目。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全程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400亿元。

  切实加强“三外”工作。依托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进保税仓库建设,提升口岸服务能力。不断培育壮大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际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强化外资项目引进,引导外资投向科技研发、高端设计、现代流通等领域。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十九冶、攀钢工程公司、钢城集团等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六)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继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积极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稳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

  (七)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办好群众关注的实事。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投向,统筹安排政府性资金,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有序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支持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抓好菜篮子工程,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不断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有效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鼓励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支持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广大群众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做好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增强村(居)委会服务功能。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群众维权机制,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有效化解矛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强化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刻吸取“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惨痛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及监管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打非治违”和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矿山建设,有效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

  繁荣和发展社会事业。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或改扩建7所城乡公办幼儿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建设第27中小、第36中小和五十一阳光家园小学,推进“一师一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职业、民族、特殊、高等及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精心筹办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全力打造大笮、颛顼、谈经古乐等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认真备战第十二届省运会,大力发展阳光体育产业,加快推进青少年及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确保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5%以上。扎实做好攀枝花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重视并做好妇女、儿童、人防、国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外事、台务、侨务、气象、供销、地方志、档案、机关事务、防震减灾、邮政等工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务实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全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已经确定,当前重点就是要细化措施,关键就是要狠抓落实。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在执行中解放思想、在落实中转变观念”的理念。各级各部门要勇于争先,敢抓大事,巧办难事,推动政府工作整体上台阶。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争当探索创新的先行者,不做因循守旧的“太平官”。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规范透明”的理念。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发展中的矛盾,解决落实中的问题。要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加强监督、审计等内部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大力支持各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理念。要沉心静气,凝心聚力,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到抓落实中,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一个项目去推进,真正做到定下来的事情就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一抓到底。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理念,绝不能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交易、谋私利。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变文风、改会风、转政风,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言必行、行必果。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事业凝聚人心,实干赢得未来,行动铸就辉煌。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发奋图强,扎实工作,为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为攀枝花更加美丽而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