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08-03-25     来源:系统管理员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2008年2月18日在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刘晓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组织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45.59亿元,较上年(下同)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46.24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82.58亿元,增长11.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0280元,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72亿元,增长20.6%。

  ——县域和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完成县区属增加值209.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1%,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到61.7%;县区财政收入达到12.89亿元,增长21.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6.27亿元,增长21.6%,增速名列全省第一,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8%提高到30.8%。

  ——发展质量获得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37.82亿元,增长88.9%。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第一炉海绵钛正式出炉,对攀枝花打造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具有里程碑意义。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三大收入有了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5.37亿元,增长33.8%,连续五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0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4437元,增长14.8%。

  ——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市容环境卫生发生根本性改变,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78亿元,增长19.8%。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5%、30.9%、25.5%、53.2%;精心培育工业企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7户,较上年增加139户;攀钢、钢城企业总公司、攀煤、中冶实久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攀钢整体上市工作顺利推进,恒鼎实业等10户中小企业被授予“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强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18万吨高钛渣等项目按计划推进,15万吨离子膜烧碱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攀煤煤矸石发电厂扩能等项目建成投产。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7.3%。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总产量分别增长2.9%、28.9%、6.7%、4.8%;种植烤烟8.58万亩,收购烟叶24万担;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万亩,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的农产品8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9万亩,整治病险水库6座,大竹河引水等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1亿元,增长17%;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13.9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总收入26.17亿元,增长44.2%;完成房地产投资25.3亿元,增长59.1%。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大力实施产业化科技推进行动,煤基直接还原新流程、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位列全省第二,攀钢50kg/m-75kg/m钢轨产品获得中国钢轨产品出口首张免验资格证书。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钛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对10家企业实施关闭,并对20家企业的落后生产设备及工艺予以淘汰。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环业公司、鑫帝公司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顺利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现新产品产值80.88亿元,增长9.5%。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粮经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1%,建成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10万亩,国家级百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正式确立。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2家。住房、汽车、旅游等逐步成为消费热点,服务业潜力有效激活,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高出第二产业7.5个百分点。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加强财政增收节支管理,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4.1亿元,增长18%;财政支出结构更趋合理,完成财政支出57.25亿元,增长28.9%,其中用于保障民生、支持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坚持依法治税,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39.22亿元,增长5.8%;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24.1亿元,增长20.2%。大力维护金融稳定,全社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9.53亿元,比年初增长27.6%,贷款余额277.6亿元,比年初增长31.4%,存贷款增幅均创近年新高;完成保费收入8.43亿元,增长23.6%。

  县区和园区经济不断壮大。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实现了县区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全部过亿。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盐边县经济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园区对信息、资源、技术、人才的集聚力和对优势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提升,钒钛产业园区新增入驻企业1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1.65亿元,增长77.9%。

  (二)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创卫”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年实施“创卫”专项整治12项,其中改造城区主次干道12条、背街小巷166条、农贸市场52个,拆除违章建(构)筑物188万平方米,增建休闲小广场49个、绿地59万平方米,新建清香坪污水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8个废旧物资收购市场,新建或改扩建垃圾处理厂(站)6个、居民小区垃圾收集房(点)520个、公厕71座,更换添置垃圾桶3725个、果皮箱6229个。通过艰辛努力,“创卫”10项基本条件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顺利通过了省级检查考核和全国爱卫会的暗访,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扎实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攀枝花市概念性结构规划评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专题及纲要评审顺利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及景观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度加快。对外大通道进一步畅通,西攀高速公路西昌至米易段顺利贯通,攀田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省道310红格至和爱段改建工程如期竣工。城乡路网逐步完善,改造矿区公路24.22公里,建成通乡水泥路129.29公里、通村水泥路127.66公里。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开通3条公交线路,新建成一批公交站点,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强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新建“三农服务中心”3个,为农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12319城管服务热线作为样板向全省推广,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高。

  人居环境继续好转。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9项考核指标完成20项、基本完成8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实施了108个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预计削减二氧化硫4400吨,化学需氧量、氨氮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总量范围以内。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混撒拉、迤沙拉、芭蕉箐、阿署达被确定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村。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9平方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各类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多渠道筹集改制成本2.8亿元,基本完成了9户国企改制工作。市属企业社会职能移交辖区管理工作基本完成,钢城企业总公司管理关系顺利移交市政府。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3户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新的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国有资产公开处置率达100%。加大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力度,出让土地合同价款达14.04亿元,重点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项目用地得到保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凡符合规定的政府投资项目均实行代建制,全年代建项目14个,投资额1.98亿元。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整合成立,价格改革不断深化,米易县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兽医管理体制等其他改革加快推进。

  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在做好工业招商的同时,大力提高一、三产业引资比重,全年新签约项目200个,履约392个,实际到位资金145.19亿元,增长8.1%;合同利用外资1.09亿美元,是上年的5.74倍。不断壮大外贸规模,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75亿美元,增长24.2%,其中出口1.9亿美元,增长35.9%。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组团参加了一系列区域协作会议,签署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信息联盟合作宣言》等协议。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130万美元,增长27.1%,外派劳务471人次。恒铭(仰光)发展公司在缅甸设立,恒鼎实业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及在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

  (四)着力推进民生工程,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惠民行动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十大惠民行动”任务及我市确定的1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或超额完成。其中,全年建成经济适用房5200套、廉租房504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500户,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362户、民族地区土木结构村小24所,完成沼气池建设1.1万口,解决了4.3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4061人的用电、3000人的生活用能和5256名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135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个乡(镇)和171个村建成宣传文化中心,6个便民惠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2.4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17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82件。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城市低保政策,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3.64万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顺利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参合率达90.4%,完成了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改扩建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新建综合性社会救助福利中心2个,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心敬老院5所。扎实推进救灾救济工作,投入救灾资金733.1万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2万人。

  (五)积极推进社会建设,和谐基础进一步夯实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普九”成果继续巩固;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成效明显,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攀枝花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文化事业健康发展,重大文化演艺活动蓬勃开展,艺术生产数量、质量不断提升,攀枝花艺术剧院正式组建。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顺利启动,主流媒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城乡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米易县通过省级卫生县城评定,并建成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强化卫生监督执法,我市被列入全国首批13个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试点城市。组队参加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取得好成绩,市五运会成功举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序推进。计划生育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审计、气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档案、无线电管理、台务、侨务、保密、人防、外事、防震减灾、老龄、妇女儿童、地方志编修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各为151件、268件,办结率均为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97%和99%。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决策咨询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乡镇政务公开面达100%,村务公开面为96%,第七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开展,西区建成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区。广泛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活动,全社会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不断加强,宗教事务依法开展。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创新力度,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人民调解“固本强基”工程,群众工作得到加强。隐蔽战线工作进一步强化。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再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

  (六)有效推进政府建设,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政府规范性文件及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执法职权进行了清理。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开通重点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限缩短了50%至70%。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完成市本级采购项目180个,节约预算资金2534万元,节约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5个百分点。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工作,各县(区)均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分工负责制、过程督查制、结果追问制,政府执行力得到有效加强。深入开展政务调研,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完善了市级新闻发布机制,开设了攀枝花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攀枝花门户网站绩效评估首次进入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40强。进一步畅通市长信箱、效能热线等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积极受理和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加强信息报告预警,做好隐患排查整改,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发展是政府工作永恒的主题。过去一年的丰富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和快的赛,以更高的定位谋求新跨越,以更高的目标推进快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实力;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局部性与整体性相统一,速度、结构、效益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大力突出特色发展,深入实施“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战略,把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放大亮点,以特取胜;必须着力推进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各种矛盾和困难都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奋斗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攀枝花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无私奉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攀部队、武警官兵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攀枝花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较为艰巨;三是生产要素及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及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四是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五是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依旧突出,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六是政府履职能力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政务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的主要任务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紧紧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以我市被纳入全省重点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为契机,着力开发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把攀枝花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基地、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千方百计保持我市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奋力推进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思想解放力度,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008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6%,第三产业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60亿元,力争1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依托特色资源,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构筑产业新优势,实现工业新跨越,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7%。

  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原始创新,重点突出集成创新,全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开发,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推进主导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力争钒钛新材料产值达到90亿元。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适时组建攀枝花钒钛科研机构,培养造就一批高端科技人才,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争成为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在巩固钢铁、能源、化工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钒钛产业的发展,壮大钛产业集群,延伸钒产业链,力争获准“中国钒钛之都”命名。加强工业发展平台建设,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工业集中区进入省级园区序列。积极实施抓大培强工程,支持攀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钒钛钢铁集团,支持钢城企业总公司、恒鼎实业公司、龙蟒集团等一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成长型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培育3至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品牌。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9类36个重大项目。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东方钛业4万吨金红石钛白、泓兵钒镍5000吨镍铁、攀宏钒制品厂扩能改造等项目全面竣工;加快恒鼎及龙蟒煤基直接还原扩大示范项目、广州凯撒集团15万吨高钛渣、攀钢钛业1.5万吨海绵钛、德胜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等项目及电网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攀煤钛业1万吨海绵钛、白马铁矿二期工程、观音岩电站、桐子林电站等重大项目;做好金沙电站、银江电站、华电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坚持以工业节能为重点,加快推进攀钢烧结机二氧化硫治理和发电厂脱硫等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设备,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积极开发水电、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价格等手段,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和二次能源开发利用。引导更多企业构建循环产业链,推动创建“循环经济型”、“清洁生产型”企业和园区工作,争取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做好工业协调服务。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市级领导推进制和重大项目目标责任制,确保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切实加强工业经济综合运行调节,不断改进经济运行预警预测方法。认真解决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大宗原材料、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着力缓解煤、电、油、运等供需矛盾。多形式、多渠道筹集企业发展资金,做好34户企业的上市辅导和协调工作,促进1至2户企业年内上市。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5%。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生物能源等重点产业,推进特色林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及国家级百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确保生产优质烟叶35万担以上,建成国家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稳步推进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抓好粮食生产和流通,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加快良种繁育场建设,搞好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扶持发展生猪和草食牲畜。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类新型专合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后处理项目,加快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申报和建设。有序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行土地租赁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加强早春枇杷、晚熟芒果、烟草、印楝、草食牲畜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建立健全以“乡村通工程”和“农业科技110”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平台。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强力推进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搞好渠系配套,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积极发展适宜农机具,新增农业机械1000台,确保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49万千瓦。加大水土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0平方公里。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造林、乡村道路及农村能源建设等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出抓好涉农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整合培训资源,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等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劳务中介机构,培育劳务品牌,提高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全年培训农民工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粮食、农机、良种、生猪、家电等涉农专项补贴,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稳步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三)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拓展空间,壮大规模,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做大做强旅游业。以打造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以百里生态长廊观光旅游和都市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线,推进红格、格萨拉、大黑山等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促进迷昜水寨、迤沙拉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完成炳草岗旅游购物街、凤凰餐饮街建设,推出一、二日旅游专线。加大美食、演艺、特色纪念品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创新宣传促销模式,激活旅游市场,实现区域竞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完成马店河铁路货场建设和迤资车站改造,推动高速公路客货站场和农村运输站点建设,加快建设攀西烟草物流中心、市粮食物流中心及川云西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引进培育大型专业物流企业,促进传统物流环节与现代物流要素、生产与流通企业的有效整合。

  培育提升其他服务业。打造知名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大型优势服务企业,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建科技咨询、信息咨询、创意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间的融合与互动。扩大消费需求,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服务业整体提速升级。

  (四)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增强开放的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外力条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妥善解决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加快钢城企业总公司和攀钢辅业的改革步伐。稳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乡镇机构、农村金融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抓好米易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盐边县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坚持和完善行政管理及投资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财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

  拓展开放广度深度。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钒钛、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和城市建设领域的招商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力争达到160亿元。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抓好地方企业和重点产品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强同国际国内发达地区、周边市州、大企业集团的经济交流与技术合作,鼓励我市优势企业寻找新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壮大县域民营经济。鼓励县区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等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培育各类创业主体,充分释放民智、民资、民力。做好民营企业跟踪服务,从融资担保、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方位壮大民营企业群体,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增强加快发展支撑力

  努力培植财源,加强增收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发挥好财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和促进作用。

  促进财税持续增收。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主动适应税收政策变化,加强税收征管和基金管理,强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出让等收益管理,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强化对政府投资性项目的监管,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金融平稳运行。金融系统要正确处理从紧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优化信贷结构,掌握投放节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完善金融内控机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和安全。

  (六)强力推动“双创”工作,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双创”为抓手,不断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巩固扩大“创卫”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薄弱环节整治,确保通过技术评估、考核鉴定和社会公示,建成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创卫”长效机制,做到“创卫”工作专门化、制度化、日常化,推进“创卫”工作由突击型向常态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标准化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资源,搞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

  深入推进“创模”工作。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加快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二氧化硫静态减排7500吨、动态减排5000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500吨。深化大气污染物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大噪声、扬尘、面源污染等治理。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加强对城乡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炳草岗片区控制性详规等5个规划的编制,加快编制城镇体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专项规划。以我市被列为全省重点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对象为契机,拓展城市新区,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着力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做好丽—攀—昭铁路、成昆铁路新线、丽攀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西攀、攀田高速公路全面通车。完成炳二区东西向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工程、五十一经济适用房连接线、清香坪片区防排洪系统工程等建设,加快世行贷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元贷款项目等建设,启动新密地大桥、渡口桥南立交系统、机场路地质病害治理等工程建设,做好沿新路、炳二区至东区道路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新建一批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线路网络。完成通乡水泥路建设8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100公里。

  (七)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攀枝花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切实改善民生。坚持城乡统筹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年新增就业10500人,“4045”再就业1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覆盖面达到90%以上;做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抓好扶贫和社会福利工作。合理把握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节奏与力度,加强价格预警预测。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以义务教育、卫生院建设、污染治理、煤气管网改造、困难移民安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敬老院建设、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农村交通建设、法律援助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惠民行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促进文化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攀枝花精神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使构建和谐攀枝花成为全市人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将创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加快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推进仁和区“农村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健全教育考核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建设,组织和参加重大竞技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搞好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完善服务业和节能减排统计体系,搞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大“双拥”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视并加强人事、民族宗教、台务、侨务、移民、气象、档案、保密、人防、外事、海关、审计、质量技术监督、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地方志、无线电管理等工作。

  加强公共安全。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保障公众健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巩固“平安攀枝花”创建成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着力抓好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新时期信访群众工作,以人为本,综合施策,依法处理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和人民满意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提升决策水平。围绕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攀西城市群打造等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制度研究。合理划分决策权限,规范政府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自觉接受各种监督,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保障群众决策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政府决策更能体现人民意愿。

  提高服务能力。严格界定政府权责,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推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政府绩效评估,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履行职责、谋求发展、服务公众的能力。

  强化廉洁从政。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严肃干部人事纪律,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做到公正用人、秉公用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继续开展各种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环境保护、土地征用、企业改制、教育收费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树立清正廉明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历史的重任,现实的挑战,竞争的态势,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勤勉务实,为开创攀枝花人民的新生活、谱写攀枝花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能量,是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2.“双创”: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3.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氧化剂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4.“千村示范”工程:指四川省“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的1000个省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试点基础上推广普及的重要工作。

  5.“十大惠民行动”:指2007年四川省实施的就业促进行动、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教育资助行动、医疗保障行动、农村交通建设行动、饮水安全行动、农民工培训行动、农村安居行动、扶贫解困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等十大惠民行动。

  6.农业科技“110”:是服务于攀枝花市及周边农业环境相似地区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公众语音信息平台系统。用户只需拨打电话8887110,就可以查询到市场咨询、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疫诊断及防治等信息。系统采用自动语音查询和人工转接服务相结合方式,并能实现咨询者、110中心受理员和专家的三方通话。

  7.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即抓好一个国防教育,建强一支应急应战队伍,建好一个国防动员综合教育训练基地,搭建一个国防动员信息指挥管理平台,完善一个国防动员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