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73号提案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4-07-25     来源:攀枝花市民政局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我市老年人同享“共富”成果的建议》(第7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民政部门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的建议

  (一)实施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

  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在确保农村特困供养的基础上,以条件成熟的农村乡镇中心敬老院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我市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依托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基层老年协会、自愿服务义工组织,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孝老助老活动。实施农村敬老院护理能力提升改造,2023年争取民政厅支持获得中央彩票公益金832万元,地方配套518万元,完成3个农村敬老院护理能力提升改造,在适老化的基础上,增强照护功能,增设失能特困人员生活服务照护单元及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医养结合照护单元,增加护理型床位520张。2024年,继续提升改造3个农村敬老院护理能力,增加护理型床位342张。

  (二)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

  1.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截至目前,市卫生健康委已累计成功创建西区河门口街道河门口社区、米易县攀莲镇河西社区等6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持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一是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当年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小区为重点,结合居民意愿,因地制宜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增设活动场地及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小区环境。二是分期分批完善地下通道升降电梯。根据地下通道周边农贸市场、商超、公园、学校等人流量情况,逐步改造人大上、人大下、川剧团、机场路、竹湖园、临江路路口、攀枝花公园、北京华联、二中、良友、蓝湖国际、四十九等区域12座地下通道,新建垂直升降电梯24部,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无障碍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围绕硬件设施、一老一幼、基层治理等方面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按照《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统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的建设和使用,推动东区新源路社区、西区杨家坪社区、仁和区弯腰树社区10月底前完成完整社区试点建设。

  3.持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市民政局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地面、门、卧室、如厕洗浴设备、厨房设备、物理环境和老年用品配置等适老化改造。“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922户经济困难(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三)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聚焦老年人“就餐难”问题,我市强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一是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覆盖面。2023年投入资金160万元,按照1个中心厨房、N个助餐服务点的“1+N”模式,搭建集食品生产加工、集中用餐、上门送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网络3个。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打造中心厨房,进行食品生产加工、集中配送等,为助餐点位提供食品。老年助餐点位作为送餐上门中转、集中用餐场所,按照“15分钟就餐服务圈”布局设置。2024年继续争取省级支持,将在全市新建2个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二是提升助餐服务质量。规范服务供给,综合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出台《示范性老年助餐网络建设指南》,明确助餐服务功能及要求、服务机构和人员要求、助餐价格及补贴标准等10余项内容。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按照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情况,实行就餐差异化补贴,对试点范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实行2—9元/餐的补贴,让老年人享受看得见的实惠。三是优化助餐服务供给。提升健康膳食水平,中心厨房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健康要求,合理搭配食材,每日10余种荤素菜品供老人选择。开展老年助餐服务需求调研摸底和重点保障对象确认工作,并在各助餐点位安装智能就餐设备,通过指纹识别方式,精准获取就餐老年人身份信息并予以相应就餐优惠,实现便捷取餐。支持自助用餐、分餐到桌和送餐上门等多种助餐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就餐需求。

  二、关于“建议发改部门加强‘银发经济’与重点产业契合发展的调控”的建议

  (一)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发展。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康复辅具创新试点城市,我市围绕钛材在老年制品的应用,确立了以钛材为主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配件生产为发展方向,并培育康复辅具生产企业,大力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发展。2023年,老年产品制造业产值达2180万元;致力于以钛合金生产康复器材、假肢、轮椅、矫形器等康复辅助器具的攀枝花市午跃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建立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中心、租赁服务站、康复辅具特色小城镇。

  (二)支持和鼓励本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本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探索建立共富体载体。立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围绕芒果、枇杷、石榴、桑葚等攀枝花特色水果产业,按照“1133”工作思路推进攀果共富联合体打造,即壮大1个攀果产业发展联盟,做强1个“攀果”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组建特色水果产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联合体(联盟)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类联合体,在此基础上,建设3个特色水果产业致富样板村,有效发挥攀果共富联合体帮助农民、带动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二是全链打造产业集群。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联合凉山州编制了《攀西晚熟芒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总体方案(2023—2025年)》,成功争取到攀西晚熟芒果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项目实施周期3年,预计总投资3.9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投入1.2亿元,其中攀枝花7447万元、凉山州4553万元,重点用于提升攀西晚熟芒果优质果品生产能力、产品加工贸易能力、品牌市场开拓能力、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科技人才支撑能力的“五个能力”。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攀果精深加工,引进攀香源、创客农业、田野创新、天府顶珍、四喜农业等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开发出芒果原浆、芒果干、芒果冻干、芒果酒、桑葚干、桑葚酒等产品,具备芒果原浆1万吨、芒果溶5000吨、芒果脯1000吨、芒果干470吨、芒果冻块5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加工桑椹红酒6000余吨,桑椹原浆2300吨,桑椹果汁、饮料2100吨,桑椹干、膏、果脯4700吨。四是优化产业模式。成立“攀果”产业发展联盟,已吸纳42家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加入,涵盖特色水果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及产业配套服务等各个环节,推动“攀果”产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变。培育农村电商近800家,优化“攀果”寄递物流专线,采用“产地直发+前置仓调拨”的新型寄递模式,实现“24小时成都、36小时重庆、48小时北上广”的“攀果”速度,“攀果”寄递物流专线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三)培育生产适老化改造材料的企业。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积极培育生产适老化改造材料的企业,目前已培育攀枝花嘉尔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主要生产钛合金等适老化改造材料。

  三、关于“建议人社、商务、文旅等部门加强对养老(康养)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建议

  (一)加强院校合作。

  鼓励引导攀枝花学院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学、老年人营养与膳食、安宁疗护等专业或课程。我市现有技工院校三所,其中两所(攀枝花技师学院、攀枝花电子科技学校)开设有护理(非医药卫生类)专业,目前专业在籍学生707人。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我市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加强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养老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强化养老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将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养老(康养)类职业工种纳入技能培训补贴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家备案职业培训机构可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2023 年全市开展养老护理专业职业技能培训229人次。今后将持续引导和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职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积极申报、备案养老(康养)类培训资质,面向养老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兴攀”政策,优化出台了各类人才平台激励政策。支持在攀高校、职业(技工)院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由市级财政出资对中等职业(技工)学校调整或增加1个康养类专业给予10—20万元补贴;对高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含技师学院)调整或增加1个康养类专业给予20—50万元补贴。

  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我市大力引进康养产业人才,2023年引进康养领域人才73人,其中硕士及以上4人,本科及以上25人。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引进文旅产业人才。编制发布2024年重点产业(项目)人才智力需求清单,引进康养产业重点项目发展所需人才。做好外出“招才引智”,前往“中圈”、“外圈”高校招引康养产业人才。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四川)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发展交流会、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四川省首届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暨2020中国重庆大健康产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开展对外交流,展示攀枝花得天独厚的养老服务资源、康养产业发展、康复辅助器具发展成果,学习养老的先进经验。

  攀枝花市民政局

  2024年7月25日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