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新动能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2-01-13 来源:四川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全面提升与东盟地区互联互通水平,试行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开放政策,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流协作……近日印发的《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联合实施方案》),就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作出部署。
从方向到路径、从目标到举措,川渝两省市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动作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强。
突出“高”字 四个维度扩能级
“我们理解,川渝联手打造新高地,‘高’主要体现在高效率的开放通道、高能级的开放平台、高标准的营商环境、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四个维度。”商务厅党组成员、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陈友清说。
开放能力首先是通道能力。《联合实施方案》将共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放在首要位置,双方将重点围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南向国际经济走廊,以及协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效能、畅通川渝长江黄金水道等方面紧密协作。
2022年新年首日,中欧班列(成渝)迎来周岁。“一年来,成渝两地破除行政辖区壁垒,成功建立政府及平台公司间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三方联席机制,定期协调班列开行中的各项问题,成绩来之不易。”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实现逆势大幅度增长,开行量超4800列,占全国比例超30%,运输箱量超40万标箱,开行线路已可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
未来如何深度共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纪寿文认为,川渝两地同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近年逐渐构建了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大通道,正推动川渝地区加快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构建泛欧泛亚陆港主枢纽。“特别是随着RCEP生效实施,川渝两地开启‘双核’效应,通过提升供应链及市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这将有利于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的经贸往来和国际经济合作,让国际班列在西部内陆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共建高层级对外开放平台方面,《联合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等方面做好文章。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川渝两地商务领域合作务实推进,特别是在抓实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方面,已初步提出100项政策措施,37项争取国家赋能政策清单等。
日前印发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绵阳等5个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绵阳、遂宁、广安、达州、成都经开区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至此先行区总数达到13个。四川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还将设立协同改革先行区创新发展联盟,推动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
谋定“新”字 改革中求突破
新通道、新规则……梳理《联合实施方案》不难发现,各种“新”字频现。这意味着,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双方将发力点之一放在了改革创新上。
新高地,何为新?陈友清认为,“新”就是要比肩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第一梯队,打造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全国影响力、区域带动力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如何新?在陈友清看来,应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高效联动,更好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更好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更大力度推动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从政策体系切入。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联合实施方案》对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提出的5方面要求,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四川开放发展激励办法(试行)》,并作为全省关于开放发展的首个党内法规文件。其后出台的《关于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政策》,则着力破解开放枢纽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开放环境营造等影响制约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瓶颈。
从规划体系切入。省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张岩透露,由成渝两地共同制定的《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实施方案》即将出台。双方明确,未来将以成渝双城为极核,合力打造“两极核、四通道、五区、三带”层次清晰、功能明确、运行协同的口岸物流系统和高度一体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口岸物流体系。
从活动项目切入。“去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是川渝两地首次组织联合招商、首创整体推介方式、实施立体宣传推广,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宣传,全球影响力初显。”省经济合作局国内合作处处长秦天介绍,今年还将与重庆有关部门继续讨论联合开展招商等活动,通过建设高层级开放平台、联合开展招商活动等措施,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积蓄新动能。 (记者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