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78号提案答复的函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7-31 来源:中共攀枝花市委目标绩效办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X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攀枝花公众安全体系、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提案》(第78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区外的乡镇公路的各个路口多加警示牌,特别是下高速路口处做相关预警提示,及时根据季节更换警示标志,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巡查容易受灾的路段及场所”的建议
根据公路养护管理规定及工作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在日常养护巡查基础上,每年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突发、预发灾害点普查工作。根据普查情况,制定节假日、汛期等普通公路抢通保通应急预案,做好普通公路保通保畅工作。一是按照“一桥一案”的要求,对市交通运输局局管养的6座特大桥、23座大桥以及3座隧道分别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强化公路巡查,1-5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养护总段及各县(区)交通部门已开展道路安全生产、养护巡查3000余次,累计巡查47000余公里;三是及时完善公路交通安全标识,截至目前共更换道路标志标牌17套、标志牌除锈刷漆105套、安装警示柱28根。下一步,还将敦促县区更换(新增)农村公路警示标志标牌440处、农村公路波形梁板22.1公里、实施农村危桥拆除重建(加固)7座;四是完善公路路况信息收集及发布,通过“攀枝花交通”微信公众号及时对外发布突发灾害、交通管制、节假日出行等路况信息,以提示市民安全出行。
二、关于“在城区内设计人行道时,尽量多的安排缓坡和轮椅专用通道,方便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日常行走和散步。楼梯梯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太高,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设置过长的直上直下楼梯”的建议
随着2022年《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法规、规范的颁布实施,对轮椅坡道、缘石坡道、楼梯和台阶、扶手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要求,一是协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土地出让阶段明确“土地竞得者应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5019—2021)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二是在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相关标准要求。三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推进对无障碍功能缺失、基础设施陈旧的城市公共建筑、老旧小区、城市道路等进行无障碍设施有序改造。四是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监督管理,把好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备案以及运营维护关,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关于“加大对消防、搜救、抢险、救援设备设施的投入”的建议
(一)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府印发的《攀枝花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推进计划实施,争取到省级补助资金214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860万元、企业自筹1000万元,共计4000万元投入全市专业救援能力提升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局通过应急管理厅招标采购更新配备了2140万元的大功率排水车、电源车、森林灭火供水车、泡沫消防车、救援器材车、空气呼吸器、生命探测仪、破拆器材、无人机,水上无人机、水上救援快艇、巡逻艇、橡皮艇、水下探测仪等一大批消防、水上救援装备器材,极大改善我市救援装备水平。同时还投入1300万元用于专业队伍救援基地建设,改善队伍驻训条件,较大提升救援队伍战斗力。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积极争取各方更大的支持,全力提升全市应急救援能力,确保救援能力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强化应急力量备案管理。全市共登记备案各类应急救援队伍86支3100余人(武警支队、消防救援支队、森林支队等3支队伍800余人;工程抢险类救援力量19支,620人,配备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100余台套;建立乡(镇)综合救援力量49支,1672人;备案通讯保障力量15支,97人)。一旦发生灾情,将本着“就近”原则第一时间启动抢险救援。强化救灾物资储备。目前,市、县(区)均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全市现储备棉被、折叠床、帐篷、棉大衣、防潮垫等基本生活类救灾物资能满足紧急安置1万人需求;粮油等生活类物资可满足53天应急供应需求,瓶装矿泉水保供预计17天。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积极争取省物资储备建设项目,优化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加强救灾物资前置,推动实现乡镇一级救灾物资储备点全覆盖。丰富应急物资品种,优化储备结构,增加物资储备数量,动态掌握装备物资分布、规模及类型、数量等情况,建立完善调拨机制,增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
四、关于“尽快培养危机管理的专业人才,聘请专业的人才对现有危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满足攀枝花实际需要,让他们尽快胜任危机预警和处理重任”的建议
(一)强化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原则,多举措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培训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创新形式,高效推动。采取专门培训和以会代训形式,市、县两级多次组织灾害信息员实务培训,着力提高基层灾情管理能力和报送质量,不断增强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业务素养。年均投入市、县两级师资力量10人次,举办专题培训班15场次,培训灾害信息员骨干600余人次。其中市本级年均组织培训2场次、200余人次,县(区)组织7场次500人次。二是立足实战,提升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市、县、乡三级灾害信息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灾情信息报送管理能力,2021年开始,市应急管理局每年组织市、县、乡三级灾害信息员开展灾情统计报送演练,提升应急状态下各级灾害信息员灾情统计报送能力,服务救灾救助工作,累计90人次参与灾情报送演练。目前,我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已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灾情管理工作A/B角机制基本确立,灾情管理队伍实现了纵向到底的建设目标。全市共有灾害信息员650人,其中:市本级3人,东区108人,西区64人,仁和区124人,米易县105人,盐边县226人,钒钛高新区20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灾情管理业务骨干队伍建设,常态化、针对性组织灾情管理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形式,如应对各类突然性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灾害信息员的应急应变能力。
(二)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制定《攀枝花市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试行)》,按照行业领域组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建筑施工、综合安全、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水域应急救援、地震10个专业组共计303名专家,形成应急管理专家库,参与应急管理政策、标准、规范、规划的制定、修订、论证和执法检查、隐患排查、专项督查巡查、事故调查、应急救援、课题研究、宣教培训、学术交流、应急演练等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应急管理专家在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应急处突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三)开展行业领域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题培训,邀请攀钢资深安全专家,聚焦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内容,培训工贸安全监管人员、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等200余人,有效解决企业“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业务培训,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和市防震减灾事务中心专家讲授气象灾害防范、水旱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等课程,培训人员50余人,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常态化拉动“高低大化山水林地”8支专业队伍,开展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化工处置、山岳搜救、车辆事故处置等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参加全国“应急使命·2023”演练,开展全市地震综合应急救援演练,筹备全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灾种叠加演练和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综合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突实战化水平。开展2023年度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采用分班教学模式,根据岗位类型分别设置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车间主任)等多个培训班次,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市人社局将进一步扩大工伤预防宣传覆盖面,根据培训大纲和不同岗位人员侧重需求,分类定制课程、精进优化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持续拓展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将当前危化领域重点工作与培训有效结合,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
五、关于“加强对公民和企业日常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宣传”的建议
(一)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提升宣传覆盖面。组织开展好每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消防安全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攀枝花广播电视台,日报等平台,分时段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生活常识、安全生产常识宣传。广泛借助城市公交车载媒体和 LED 屏每天循环播放安全宣教视频,累计超过 4000 余分钟。 同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备消防常用器材,并在社区、住宅小区设置安全宣传栏、橱窗,在社区电子阅报栏、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播放安全公益广告和安全提示,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挂图等超1300幅(条)。 定期对辖区沿街门店及居民家庭进行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利用LED显示屏、宣传专栏、宣传标语进楼道等方式进行宣传提示,不断提升宣传覆盖面。
(二)充分借助新媒体,拓展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成效。借助GOGO攀枝花、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平台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在线咨询日”“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安全生产万里行—媒体走基层”等活动,同时通过相关平台发送安全提醒、安全知识等内容。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安全相关专栏专题54个,组织各类公众平台、公众号宣传刊发应急科普知识400余条。
(三)组织开展系列知识竞赛,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安康杯”“青安岗”“众望安全杯”等各类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暨全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知识大闯关活动,年均3000余家企业、13760余个班组、29万余职工参加各类安全、防灾减灾等知识竞赛,企业、班组、职工参与率超过90%,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社会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不断提升。
(四)以“五进”工作为抓手,强化安全文化示范引领。在全市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围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全力构筑安全宣传“五进”大格局,我市累计打造各类示范点60余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3万元,配备了专兼职宣传员359人,建立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29支、402人,每年开展宣传活动超过100场次,社会反响良好,宣传成效显著,居民认可度高。
(五)创新普法模式,执法普法并重。全面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让每次执法检查都成为一次现场普法,每次执法检查都成为一次法治宣传,每名执法人员都成为一名普法宣传员,把执法办案与安全宣传相结合,把法治宣传融入监管执法和服务的各个环节。采取“检查+宣传”的工作模式,在开展监督检查期间,通过“警示教育”“ 送法上门”等方式,将“安全课堂”搬进企业为员工现场“加餐”,剖析安全隐患部位。积极探索普法新模式,开展政企党支部共建,执法人员与企业党员一同学习法律法规、一同观看警示教育片、一同交流安全管理新情况新问题,相互学习。通过送法进企业,普法到基层,已累计开展支部共建普法活动90余场次,有效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每年累计开展警示教育100余场,送法上门90余家次,“进企业”知识讲座50余期,发放宣传资料16000余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好宣传活动,持续营造人人讲安全的社会氛围,提升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技能。
六、关于对于大型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及事故频发地区,应该承保相关的公众责任类保险保障,在政府有效预防基础之上,增设事后补助安全保障的建议
我市现有10家财险公司开展公众责任保险,险种类型包括针对火灾和泳池的特定责任险。2022年,我市全年公众责任险保费收入173.47万元,涉及参保企业或个人共331户。市金融工作局将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对接各行各业,针对不同经营场景积极开展公众责任类保险产品创新,提高安全保障。由于目前还未见要求主体购买的相关政策依据支撑,市文广旅局将认真履行职责,引导归口管理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馆和A级旅游景区树立安全责任风险管理意识,做好公众安全保障工作,自愿购买公众责任类保险等产品。指导和督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馆和A级旅游景区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开展基础设施改造,修复破损路面,更换老旧设备,增设无障碍设施,减少安全隐患,便利残障人士、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并做好设施运行及维护,提升环境卫生,开展文明志愿者服务工作,及时为帮助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帮助,共同建设文明城市。
感谢您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