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仁和|景美 业优 团山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这里仁和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23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处是绿水青山,处处是美丽乡村的新画卷。近年来,中坝乡团山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农村短板弱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打造示范片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建设步伐,逐渐打造成“村在林中、院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美丽新农村,奏响乡村振兴前奏曲。
站在团山村村头放眼望去,一幢幢两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栽满了各种花树,四季见绿,处处花香。村庄周围,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像天然的绿色屏障,把团山村映衬得宛如现实中的“桃花源”。
为了打造村容环境,团山村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保洁员,采取卫生环境划片包干、定人定责等方式,同时动员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投放垃圾、新建污水排放管网、大面积植树造林,如今,团山村人均绿地面积达44.5平方米,庭院绿化普及率达85%,街道宽阔整洁,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世外田园”景象。昔日“脏乱差”“光秃秃”的小山包,变成了宁静祥和的小花园。
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也不落下风。团山村现主导产业为芒果种植,种有1万多亩芒果,2020年产量2.5万吨,为了搞好芒果产业,2019年,团山村与26°果园合作开办三农服务站,为果农提供农资购买、线上直销、技术指导的一条龙服务,对果农建立“一户一册”服务制度,随时处理果农面临的问题。
中坝乡团山村技术员余兴波:“三农服务站成立后,我们可以在线上与果农进行技术交流,比方说我们哪个时间段该用什么药、该做什么,我们都是在微信群里通知他们,我们现在有三个微信群,有一千多户果农,影响范围还是很大。”
果农吕宣霖,父辈便开始从事芒果种植,家里种有四十多亩芒果,但因缺乏生产用水,限制了她家的产业发展,2020年,团山村新建11公里的灌溉管网,5公里左右的沟渠,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生产用水,解决了她家芒果生产久旱缺水的老大难问题。
中坝乡团山村村民吕宣霖:“以前用水都是井水、山泉水,都是在各家井里挑水,现在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比以前方便,政府给我们补贴修了蓄水池,对我们种芒果的果农来说,更便利了。”
除了芒果种植外,团山村还实行多种产业并举发展,引进四川省首家澳洲坚果种植加工基地,基地内目前坚果产量50余吨,年产值200余万元,下一步将以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互动的理念,将基地打造为仁和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初春时节,40余亩的精品草莓采摘园内,一颗颗红润的草莓芬芳扑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香甜的草莓成为中坝的新名片。多种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拓宽了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丰富了乡村产业发展业态。
作为回族群众聚居较多的村落,团山村依托特色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风情民宿、冬至宰牛节、回民特色餐饮,兴旺了三产旅游业,团山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6000余元增至如今的24000余元。
中坝乡党委书记侯锋:“下一步中坝乡将继续发挥团山村特有的回族风俗文化和回族餐饮,结合团山村芒果和肉牛养殖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