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彝族乡:“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巩固脱贫成果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9-03-26     来源:盐边县政府网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温泉彝族乡地处盐边县西北部,海拔1600——3200米之间,幅员面积167.8平方公里,沿途山川秀美,风光迤逦,境内有露天温泉2处,自然、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今天上午,记者在温泉彝族乡采访时了解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按照县委、县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部署安排,乡党委、政府带强队伍惠民生,尽心竭力促脱贫,凝心聚力谋发展,推动全乡产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山乡彝寨焕发出生机活力。

  “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是温泉彝族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2018年底,温泉彝族乡实现了全乡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拓宽乡民收入,是乡党委、政府面临的首要课题。

  乡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和探索,决定在全乡推动实施“四个一批”活动。“四个一批”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一是通过争取贴息贷款、资金、项目帮扶等发展一批种养殖女能人,二是积极搭建网络、展销等平台,组织有刺绣爱好的妇女制作鞋垫、包包、衣服等手工制品,引领一批巧手女能人;三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有意愿外出打工的女同志进行家政、月嫂等技能培训,培训一批务工女能人;四是依托乡法律顾问为大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主动积极创造收益,通过收益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妇女同志,援助一批有困难的女同志。通过“四个一批”活动,助力温泉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

  温泉彝族乡人大主席罗海鹏告诉记者,3月8日,由乡妇联组织牵头搭建的淘宝平台“索玛花手工土特”正式上线,通过互联网营销,将产品变成商品。目前,平台已经上架了土蜂蜜、各类手工艺品等土特产品。上线以来,已经初步有了收益。

  罗海鹏

  在这些商品中,最吸引人的便是由村民们一针一线缝制的手工艺品,包括鞋垫、钱包、挎包、丝巾等。缝制这些手工艺品的彝族女性有30人左右,年龄在十六七岁到六十多岁之间,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织造属于她们的别样幸福生活。

  杨丽是这些织造者中的一员,谈及这项“工作”,她告诉记者,拿手工鞋垫来说,一双鞋垫的成本不到20元,她们织造一双鞋垫的时间大约要三天,但它的售价在40元左右。

  杨丽

  目前,虽然网上的销量不高,但我却很有信心,毕竟迈出了对外销售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好好经营,多推出一些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相信消费者们会喜欢的。

  除了刺品的制作,温泉彝族乡还将其余“三个一批”齐头并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近年来,养殖女能人李冬琼在乡党委帮扶下大力发展产业,她家种植了35亩核桃、5亩青椒;乡党委正联系县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对有意愿外出打工的女性进行家政、月嫂等技能培训,支持鼓励她们走出去;另外,乡党委对淘宝平台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一进行提取,将这笔资金用于帮扶全乡有困难的女同胞。

  马阿发是温泉彝族乡热水塘村的村民,今年一月份,在攀枝花市农业科学院的扶持下,她和兄长共同试种了3亩的羊肚菌,通过几个月的科学管理,目前,第一批羊肚菌刚进入采摘期。她告诉记者,以前这三亩地主要是种植麦子,亩产大约在千元左右。今年年初,市农科院提供了价值一万八千元的菌种,同时给予技术指导,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她和兄长将原来的麦地进行羊肚菌的试种。一开始,她还有点不放心,生怕试种不成功。但当她看到第一批菌逐渐成熟时,她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按照市场价格每斤50元的售价进行计算,亩产可过万元,这对她以后的种植增添了发展信心。

  罗海鹏告诉记者,未来,该乡将按照县委十四届四次全委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方略,着力强乡富民奔小康,抓牢项目夯基础,加快产业促发展,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山乡彝寨发展新格局。全乡将在巩固脱贫成果上,继续加强产业链的发展。通过线下笮人集市等展销平台,对温泉彝族乡特有的农特产品进行大力宣传。线上则积极和生产者们进行沟通、协商,一方面在线上推出更好的优质特色产品,另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将温泉彝族乡的土特品牌打造出来,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探索出一条具有温泉彝族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