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扎实开展“五个到位” 夯实凉山自迁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盐边县脱贫办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盐边县共有凉山自迁户478户2169人,涉及凉山州西昌市、金阳县等1市15县,分布在盐边县红果乡、共和乡、鳡鱼乡等11个乡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8户1460人。凉山自迁贫困户居住分散,住房、交通等基础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加上户籍不在本县,保障政策很难落地落实,凉山自迁贫困户脱贫成为全县精准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为确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盐边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要求,扎实开展“五个到位”,全面夯实了凉山自迁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

  一、排查梳理到位。盐边县始终高度重视凉山自迁户工作,县专门成立了自迁办,明确自发迁居管理措施,强化管理力度。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盐边县对凉山自迁户再次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排凉山自迁户基础信息,乡镇、村、组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建档、建册,做到家庭户口、人员相符,共排查梳理凉山自迁户478户2169人。

  二、精准识别到位。县成立了凉山自迁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具体措施,强化了组织保障,逐级逐层抓落实。2016年7月以来,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县民宗局、县扶贫移民局抽调专人,深入红果、鳡鱼、共和、桐子林等乡镇开展深入调研,先后召开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座谈会11次,了解掌握具体情况,落实了各级责任,明确了目标任务,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按照省市文件和会议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指标,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程序和有关规定,坚持“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的原则,全面开展识别工作。全县共识别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298户1460人,已全部纳入减贫计划。

  三、精准施策到位。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工作,精准掌握298户1460人凉山自迁贫困户实际情况,明确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逐级逐层分析、研究具体对策措施,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及时兑现产业发展补助金,重点支持鼓励群众发展蚕桑、青花椒、芒果种植和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全面实施住房建设,298户1460人凉山自迁贫困户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确保住房户户安全。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和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外出务工,确保达到“两不愁”。认真落实好教育、医疗、低保兜底、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先后投入资金0.6亿,实施村社道路改善、人饮工程、电力通信网络等项目,大力改善凉山自迁贫困户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2018年实现48户247人脱贫;250户1213人纳入2019年减贫计划。

  四、精准帮扶到位。2019年,全县召开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2次、县政府常务会1次,审议通过凉山自迁贫困户脱贫相关工作方案和项目实施方案,召开了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凉山自迁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定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扶贫项目68个;计划发展蚕桑、青花椒、芒果、中药材等种植业3201亩,发展牛羊等特色养殖业6541头(只、羽);2019年涉及脱贫的250户全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计划投入资金2547.3万元,实施聚居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项目建设,大力改善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目前,250户凉山自迁贫困户住房建设已完成选址场平174户,启动住房主体建设30户,46户正在启动中,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程序选定施工队伍。

  五、发展治理到位。找准脱贫攻坚突破口,利用和借鉴民族地区新村建设的有利政策和经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让全县478户2169人凉山自迁全面享受县产业发展的普惠政策。因地制宜,帮助凉山自迁安置点村组及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有效推动芒果、核桃、烤烟、牛羊等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凉山自迁群众的增收问题。综治办、公安、林业、国土、计生、水务等部门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吸毒、贩毒、毁林开荒、违反计划生育、买卖户口、盗抢及其他危害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对不宜居住的部分迁居农民进行二次迁移,对部分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凉山自迁带来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遏制。